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基于双因素认证的虚拟云桌面访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云桌面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2 身份认证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6-17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虚拟云桌面与用户认证基础第18-32页
    2.1 云计算与虚拟云桌面第18-21页
        2.1.1 云计算概念第18页
        2.1.2 云计算的特点第18-19页
        2.1.3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第19页
        2.1.4 云计算的架构第19-20页
        2.1.5 私有云第20-21页
        2.1.6 虚拟云桌面第21页
    2.2 安全认证技术第21-30页
        2.2.1 安全认证概念第21-22页
        2.2.2 认证内容第22-23页
        2.2.3 SSL协议第23-27页
        2.2.4 PKI认证方式第27-29页
        2.2.5 动态口令/认证第29页
        2.2.6 双因素认证第29-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虚拟云桌面访问控制研究与设计第32-50页
    3.1 虚拟云桌面访问控制架构和设计第32-34页
        3.1.1 虚拟云桌面安全威胁分析第32-33页
        3.1.2 虚拟云桌面认证设计目标第33-34页
    3.2 虚拟云桌面双因素认证过程设计第34-35页
    3.3 虚拟设备认证设计第35-43页
        3.3.1 CA数字证书模块第37-38页
        3.3.2 握手处理模块第38-41页
        3.3.3 数据库模块第41-42页
        3.3.4 加密解密模块[45]第42-43页
    3.4 基于动态口令的虚拟云桌面用户认证第43-45页
        3.4.1 动态口令令牌认证原理第44-45页
        3.4.2 动态口令认证过程第45页
    3.5 应用服务器模块第45-48页
        3.5.1 单点登录流程第46页
        3.5.2 安全域内资源访问控制第46页
        3.5.3 安全域间网络资源访问控制第46-47页
        3.5.4 多域安全访问控制第47-48页
    3.6 认证的安全性分析第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虚拟云桌面认证的实现第50-71页
    4.1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50页
        4.1.1 虚拟云桌面系统网络架构第50页
    4.2 数字证书设计与实现第50-55页
        4.2.1 证书服务器搭建环境介绍第50-51页
        4.2.2 证书的构建第51-54页
        4.2.3 证书的映射第54-55页
    4.3 认证服务器搭建第55-62页
        4.3.1 CA服务器部署第55-60页
        4.3.2 CA证书的导入第60-61页
        4.3.3 虚拟设备与服务器连接第61-62页
        4.3.4 SSL配置第62页
    4.4 虚拟云桌面系统的搭建第62-66页
        4.4.1 服务器硬件架构第63-64页
        4.4.2 软件架构第64-65页
        4.4.3 远程办公方案第65-66页
        4.4.4 安全防范措施第66页
    4.5 双因素认证虚拟云桌面登录实现第66-70页
        4.5.1 虚拟云桌面登录过程第66-69页
        4.5.2 虚拟云桌面系统退出第69-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虚拟云桌面系统性能和访问控制测试第71-81页
    5.1 虚拟云桌面系统性能第71-73页
        5.1.1 服务器性能第71-73页
        5.1.2 远程终端登录性能第73页
    5.2 访问控制测试方案第73-79页
        5.2.1 测试目标第73页
        5.2.2 渗透测试范围第73-74页
        5.2.3 渗透测试的原理第74页
        5.2.4 测试方案第74页
        5.2.5 测试过程第74-79页
    5.3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第81页
    6.2 未来展望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OPC的SIFT算法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频序列的人体跟踪与行为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