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制冷工程论文--制冷材料论文

Fe2P基化合物的磁热性能、电子结构和相变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1-33页
    1.1 磁热效应和磁制冷第11-12页
    1.2 磁制冷材料第12-26页
        1.2.1 磁制冷材料的发展第13-14页
        1.2.2 室温磁制冷材料的研究状况第14-26页
    1.3 电子密度的研究第26-31页
        1.3.1 第一性原理计算第26-28页
        1.3.2 最大熵方法第28-31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第33-45页
    2.1 磁热效应的热动力学第33-36页
    2.2 模型第36-39页
        2.2.1 Hamad模型第36-38页
        2.2.2 Bean-Rodbell模型第38-39页
    2.3 理论计算和最大熵分析软件第39-41页
        2.3.1 理论计算软件第39页
        2.3.2 电子密度分析软件—RainbowMEM第39-41页
    2.4 实验方法和设备第41-45页
        2.4.1 样品的制备第41-42页
        2.4.2 结构与性能表征第42-45页
第3章 优化MnFePGe化合物磁热性能的途径第45-57页
    3.1 实验方法第45页
    3.2 结果讨论第45-55页
        3.2.1 晶体结构和磁结构第45-48页
        3.2.2 化合物在温度和磁场诱导下的磁相变过程研究第48-51页
        3.2.3 化合物在温度和磁场诱导下的磁热效应第51-52页
        3.2.4 Mn原子在3f位置的含量对化合物磁热性能的影响第52-55页
    3.3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Fe_2P的磁热效应和一级磁相变的机理探究第57-77页
    4.1 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第57-58页
        4.1.1 实验方法第57页
        4.1.2 理论计算第57-58页
    4.2 结果讨论第58-74页
        4.2.1 磁性特征和磁热效应第58-60页
        4.2.2 结构变化特征第60-62页
        4.2.3 电子分布与相变的关系第62-71页
        4.2.4 从电子层面对Fe_2P物理特性的解释第71-74页
    4.3 本章小结第74-77页
第5章 MnFePGe化合物的结构、性能、相变、磁弹效应的机理及相变的量子理论研究第77-117页
    5.1 原子占位及其对磁热性能的影响第77-96页
        5.1.1 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第77-78页
        5.1.2 Mn、Fe原子占位及其对化合物滞后和磁性的影响第78-86页
        5.1.3 Ge原子分布及其对化合物的相变温度、滞后、两相区的影响第86-96页
    5.2 MnFePGe化合物温度诱导一级磁相变的机理研究第96-105页
        5.2.1 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第97页
        5.2.2 结果讨论第97-105页
    5.3 Mn原子含量对MnFePGe铁磁态磁弹效应的影响机理第105-110页
        5.3.1 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第106页
        5.3.2 结果讨论第106-110页
    5.4 相变过程的量子理论研究第110-114页
        5.4.1 电荷守恒第110-113页
        5.4.2 电子的生成和消灭第113-114页
    5.5 本章小结第114-117页
结论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290在房间空调器和热泵系统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随机过程的退化数据分析与试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