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页 |
1.4 研究目标、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6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和评估的基本模型 | 第16-23页 |
2.1 企业价值概念和影响因素 | 第16页 |
2.1.1 企业价值概念 | 第16页 |
2.1.2 企业价值影响因素 | 第16页 |
2.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1 费雪的利息理论 | 第17页 |
2.2.2 米勒和莫迪利安尼的MM理论 | 第17页 |
2.3 企业价值评估应用领域 | 第17-18页 |
2.3.1 企业并购 | 第17页 |
2.3.2 证券投资 | 第17页 |
2.3.3 企业价值管理 | 第17-18页 |
2.4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18-19页 |
2.4.1 成本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18页 |
2.4.2 市场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18页 |
2.4.3 收益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18-19页 |
2.5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模型 | 第19-20页 |
2.5.1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 第19页 |
2.5.2 经济附加值法 | 第19页 |
2.5.3 市盈率法 | 第19页 |
2.5.4 实物期权法 | 第19-20页 |
2.6 建立价值评估模型 | 第20-23页 |
第3章 天齐锂业的价值评估分析 | 第23-51页 |
3.1 天齐锂业企业简介 | 第23页 |
3.2 政策因素影响 | 第23-25页 |
3.3 我国锂电行业企业特殊性分析及天齐锂业自身态势分析 | 第25-29页 |
3.3.1 锂电池产业链概况 | 第25页 |
3.3.2 锂电行业企业的特点 | 第25-26页 |
3.3.3 天齐锂业国内外竞争对手分析 | 第26-28页 |
3.3.4 天齐锂业目前自身态势分析 | 第28-29页 |
3.4 分析价值影响因素 | 第29-34页 |
3.4.1 营业收入影响因素 | 第29-33页 |
3.4.2 营业成本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3.5 以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评估折现价值 | 第34-47页 |
3.5.1 选定基期、预测期范围 | 第34-35页 |
3.5.2 相关项目的财务预测 | 第35-43页 |
3.5.3 确定折现率 | 第43-47页 |
3.5.4 预测后续稳定现金流量 | 第47页 |
3.5.5 自由现金流量评估模型评估结果 | 第47页 |
3.6 以实物期权模型评估单个项目价值 | 第47-50页 |
3.6.1 确定各项参数预测 | 第47-50页 |
3.6.2 项目实物期权的折现价值 | 第50页 |
3.7 评价每股收益 | 第50-51页 |
第4章 基于天齐锂业价值评估的企业价值管理 | 第51-56页 |
4.1 天齐锂业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 第51-52页 |
4.2 天齐锂业目前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4.2.1 忽视盐湖提锂技术的未来发展空间 | 第52页 |
4.2.2 技术研发投入比例较低 | 第52-53页 |
4.2.3 锂矿供应市场份额减少 | 第53页 |
4.3 天齐锂业价值管理对策 | 第53-56页 |
4.3.1 积极介入盐湖提锂 | 第53-54页 |
4.3.2 加大矿石提锂技术研发投入控制生产成本 | 第54页 |
4.3.3 占领锂矿原料市场供应扩大收入范围 | 第54页 |
4.3.4 加强自身品牌管理稳定收入 | 第54-55页 |
4.3.5 通过原矿选址建厂降低运输成本 | 第55-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5.2 不足与局限性 | 第56-57页 |
5.2.1 评估结果存在未知性 | 第56页 |
5.2.2 缺乏内部资料 | 第56页 |
5.2.3 市场走向难以预测 | 第56页 |
5.2.4 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仍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 第56-57页 |
5.3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