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2章 跨国并购的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2.1 跨国并购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1 跨国并购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2.1.2 跨国并购的特点 | 第16-17页 |
2.1.3 跨国并购的类型 | 第17页 |
2.2 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 | 第17-18页 |
2.2.1 价值低估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协同效应理论 | 第18页 |
2.3 跨国并购的绩效理论 | 第18-20页 |
2.3.1 跨国并购绩效的概念 | 第18-19页 |
2.3.2 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3章 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3.1 当前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 第20-22页 |
3.1.1 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优势 | 第20-21页 |
3.1.2 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劣势 | 第21-22页 |
3.2 当前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第22-26页 |
3.2.1 总体规模与数量逐渐增大 | 第22-23页 |
3.2.2 并购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型新兴产业 | 第23-24页 |
3.2.3 跨国并购以横向并购为主导 | 第24-26页 |
第4章 美的并购德国库卡过程及动因分析 | 第26-33页 |
4.1 并购双方简介 | 第26-27页 |
4.1.1 美的集团简介 | 第26页 |
4.1.2 库卡集团简介 | 第26-27页 |
4.2 并购背景与过程 | 第27-29页 |
4.3 美的集团并购动因分析 | 第29-33页 |
4.3.1 完善战略布局 | 第29-30页 |
4.3.2 技术与成本优势明显 | 第30-31页 |
4.3.3 适应全球化发展模式 | 第31-33页 |
第5章 美的并购德国库卡的绩效分析 | 第33-50页 |
5.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市场反应的绩效分析 | 第33-38页 |
5.1.1 事件日与窗口期、估计期的选择 | 第33页 |
5.1.2 日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计算 | 第33-34页 |
5.1.3 预期收益率的计算 | 第34-35页 |
5.1.4 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计算 | 第35-36页 |
5.1.5 美的并购库卡集团的市场反应分析 | 第36-38页 |
5.2 基于财务指标法的报表业绩的绩效分析 | 第38-46页 |
5.2.1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9-40页 |
5.2.2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0-43页 |
5.2.3 偿债能力分析 | 第43-45页 |
5.2.4 成长能力分析 | 第45-46页 |
5.2.5 报表业绩的绩效总结 | 第46页 |
5.3 基于绩效指标的动因达成度评价 | 第46-50页 |
5.3.1 全球化战略动机的达成度 | 第46-47页 |
5.3.2 技术与成本优势动机的达成度 | 第47-50页 |
第6章 并购案例中存在的风险与启示 | 第50-54页 |
6.1 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风险 | 第50-51页 |
6.1.1 被并购方政府的干扰 | 第50页 |
6.1.2 支付方式所带来的支付风险 | 第50-51页 |
6.1.3 存在后续的整合风险 | 第51页 |
6.2 对跨国并购风险的控制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6.2.1 应注意对支付方式的选择 | 第51-52页 |
6.2.2 做好后续整合工作 | 第52-54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