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科学研究工作论文--群众性科学研究工作论文

风险社会下媒体科技传播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7页
    1.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0-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3 研究问题第11-12页
    2.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1 风险社会研究综述第12-13页
        2.2 科技传播研究综述第13页
        2.3 风险社会中媒体科技传播研究综述第13-14页
        2.4 综述第14页
    3.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7页
        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3.1.1 文献分析法第14-15页
            3.1.2 个案研究法第15页
            3.1.3 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第15页
        3.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3.3 创新点与难点第16-17页
第一章 风险社会与媒体科技传播概述第17-29页
    1.1 概念解析第17-19页
        1.1.1 风险社会第17-18页
        1.1.2 科技传播第18页
        1.1.3 科技传播媒介与媒体第18-19页
    1.2 科技传播的历史考察第19-24页
        1.2.1 科技传播回溯第19-20页
        1.2.2 媒体科技传播工作回顾第20-22页
        1.2.3 进入风险社会以来的重大危机事件与媒体科技传播第22-24页
    1.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模式研究第24-29页
        1.3.1 我国当前新媒体科技传播现状第24-26页
        1.3.2 传统媒体进入全媒体时代的科技传播第26-29页
第二章 当前我国媒体科技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36页
    2.1 面临问题第29-31页
        2.1.1 科技栏目缩减第29页
        2.1.2 科技记者转岗第29-30页
        2.1.3 科技传播内容不能满足需求第30页
        2.1.4 媒体公信力下降第30-31页
    2.2 传播环境因素分析第31-33页
        2.2.1 政策引领缺落实第31-32页
        2.2.2 资金投入不足第32页
        2.2.3 科学精神缺失第32-33页
    2.4 媒体自身因素分析第33-36页
        2.4.1 媒体传播规律与科学研究规律不同步第34页
        2.4.2 科技传播缺少科技工作者参与第34页
        2.4.3 媒体管理与考评机制不支持第34-35页
        2.4.4 媒体从业者科技素养较低第35-36页
第三章 风险社会下媒体科技传播新思路第36-46页
    3.1 健全制度体系建设第36-38页
        3.1.1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第36-37页
        3.1.2 加大财政投入第37页
        3.1.3 建立科技传播评价机制第37-38页
    3.2 培育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第38-40页
        3.2.1 强化科学精神教育与实践第38-39页
        3.2.2 科学知识与社会人文、科技伦理传播同步推进第39-40页
    3.3 培育媒体科技传播人才第40-42页
        3.3.1 提升政府管理人员科技传播意识第40页
        3.3.2 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科技素养第40-41页
        3.3.3 鼓励科学家参与科技传播第41-42页
    3.4 创新媒体科技传播供给侧改革第42-46页
        3.4.1 创办媒体科普品牌第42-43页
        3.4.2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第43-44页
        3.4.3 建立媒体科技传播市场化运行机制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障房社区家庭生计策略的选择与优化研究--以南京花岗保障房社区为例
下一篇:我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人才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