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概述 | 第9-13页 |
| (一) 隐私权的概念 | 第9页 |
| (二) 网络隐私权 | 第9-11页 |
| 1、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 第9-10页 |
| 2、网络隐私权的性质 | 第10页 |
| 3、网络隐私权的客体 | 第10-11页 |
| (1) 网络个人信息 | 第10页 |
| (2) 网络空间 | 第10-11页 |
| (3) 网络活动 | 第11页 |
| 4、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区别 | 第11页 |
| (三) 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 第11-13页 |
| 1、权利主体是特殊群体 | 第11页 |
| 2、应受到合理限制 | 第11-12页 |
| 3、义务主体的多元性 | 第12-13页 |
| 二、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之现状 | 第13-18页 |
| (一) 侵犯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行为的特点 | 第13-14页 |
| 1、侵权行为的复杂性 | 第13页 |
| 2、侵权后果的严重 | 第13页 |
| 3、权利救济的困难性 | 第13-14页 |
| (二)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之侵权现状 | 第14-16页 |
| 1、过失侵犯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 | 第14页 |
| 2、故意侵犯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 | 第14-15页 |
| 3、网络服务商侵犯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 | 第15-16页 |
| (三)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之法律保护现状 | 第16-18页 |
| 1、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之相关立法 | 第16页 |
| 2、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之不足 | 第16-18页 |
| 三、域外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最新立法 | 第18-24页 |
| (一) 欧盟被遗忘权的立法考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 第18-20页 |
| 1、立法背景——谷歌西班牙案 | 第18-19页 |
| 2、被遗忘权分析 | 第19-20页 |
| 3、被遗忘权的合理运行 | 第20页 |
| (二) 美国“橡皮擦法案”——未成年人的被遗忘权 | 第20-22页 |
| 1、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首次立法:“橡皮擦法案” | 第20-21页 |
| 2、“橡皮擦法案”之特殊被遗忘权 | 第21页 |
| 3、宽容的法案:对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特殊关怀 | 第21-22页 |
| (三) 域外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借鉴意义 | 第22-24页 |
| 1、《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对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重要意义 | 第22页 |
| 2、“橡皮擦法案”的进步与遗憾 | 第22-23页 |
| 3、域外其他国家对待被遗忘权的立场 | 第23-24页 |
| 四、完善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之建议 | 第24-28页 |
| (一) 完善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体系 | 第24-25页 |
| 1、构建以《民法典》为主的立法体系 | 第24页 |
| 2、《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规定被遗忘权 | 第24-25页 |
| 3、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 | 第25页 |
| (二) 明确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义务主体 | 第25-26页 |
| 1、网络服务商与责任 | 第25页 |
| 2、政府机构与责任 | 第25-26页 |
| 3、网络用户与责任 | 第26页 |
| 4、其他组织与责任 | 第26页 |
| (三) 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第26-28页 |
| 1、建立信息专门保护机构——信息保护局 | 第26页 |
| 2、网络实名制的合理推行 | 第26-27页 |
| 3、匿名化技术的规范与推广 | 第27页 |
| 4、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限制网络社交 | 第27-28页 |
| 结语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 一、著作类 | 第29页 |
| 二、论文类 | 第29-30页 |
| 三、法规类 | 第30-31页 |
| 四、外文类 | 第31-32页 |
| 谢辞 | 第32-33页 |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