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关于金融租赁业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金融租赁的基本理论 | 第15-22页 |
2.1 金融租赁的基本定义 | 第15页 |
2.2 金融租赁的特点 | 第15-17页 |
2.2.1 金融租赁的两种类型 | 第15-16页 |
2.2.2 金融租赁不同于银行信贷的特点 | 第16页 |
2.2.3 金融租赁与融资租赁区别 | 第16-17页 |
2.3 金融租赁的主要业务模式 | 第17-22页 |
2.3.1 直接融资租赁 | 第17页 |
2.3.2 售后回租租赁 | 第17-18页 |
2.3.3 经营租赁 | 第18页 |
2.3.4 厂商租赁 | 第18页 |
2.3.5 杠杆租赁 | 第18-19页 |
2.3.6 联合租赁 | 第19-20页 |
2.3.7 委托租赁 | 第20页 |
2.3.8 转租赁 | 第20-21页 |
2.3.9 分成租赁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金融租赁业现阶段的发展概况 | 第22-28页 |
3.1 发展阶段 | 第22-23页 |
3.1.1 第一阶段:1980年—1996年 | 第22页 |
3.1.2 第二阶段:1997年—2000年 | 第22-23页 |
3.1.3 第三阶段:2001年—2006年 | 第23页 |
3.1.4 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 | 第23页 |
3.2 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3.3 影响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24-28页 |
3.3.1 行业层面制约因素 | 第24-26页 |
3.3.2 经营层面制约因素 | 第26-28页 |
第4章 金融租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以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为例 | 第28-34页 |
4.1 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概况 | 第28页 |
4.2 运营状况 | 第28-29页 |
4.3 主要业务领域 | 第29-30页 |
4.4 金融租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0-34页 |
4.4.1 财税政策的不稳定 | 第30-31页 |
4.4.2 资金错配风险 | 第31页 |
4.4.3 客户选择的局限 | 第31-33页 |
4.4.4 专业人才奇缺 | 第33-34页 |
第5章 改进金融租赁业发展状况的建议 | 第34-41页 |
5.1 金融租赁专门立法是重中之重 | 第34-35页 |
5.2 建立并完善金融租赁财务会计制度 | 第35-37页 |
5.2.1 继续完善符合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要求的租赁会计准则 | 第35页 |
5.2.2 建立能够反映中国租赁公司运营状况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5.2.3 加快建立并完善中国租赁公司会计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 第36页 |
5.2.4 加速推进中国租赁会计准则与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相接轨 | 第36-37页 |
5.3 加大财政支持与税收优惠的扶持力度 | 第37页 |
5.4 大力促进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创新 | 第37-40页 |
5.4.1 创新业务市场、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37页 |
5.4.2 创新金融租赁交易形态 | 第37-38页 |
5.4.3 创新金融租赁的功能定位 | 第38页 |
5.4.4 创新租赁方式 | 第38-39页 |
5.4.5 创新风险偏好 | 第39页 |
5.4.6 创新租期及租金的设置 | 第39页 |
5.4.7 创新金融租赁的管理重心 | 第39页 |
5.4.8 培育创新性团队、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 | 第39-40页 |
5.5 拓宽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 | 第40-4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