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 第15-24页 |
1.1 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 | 第15-17页 |
1.1.1 基于全球绿色发展潮流 | 第15-16页 |
1.1.2 为破解中国现代化难题 | 第16-17页 |
1.2 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理论渊源 | 第17-20页 |
1.2.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智慧 | 第17-19页 |
1.2.2 西方环境伦理学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 第19-20页 |
1.3 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实践哲学基础 | 第20-24页 |
第二章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生态伦理实践的基本内容 | 第24-38页 |
2.1 生态伦理实践的内涵 | 第24-25页 |
2.2 生态伦理实践的原则 | 第25-29页 |
2.2.1 遵循自然规律的“求真”原则 | 第25-26页 |
2.2.2 培养生态德性的“择善”原则 | 第26-27页 |
2.2.3 体认生态美感的“臻美”原则 | 第27-29页 |
2.3 生态伦理实践的方式 | 第29-33页 |
2.3.1 “师法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利用方式 | 第29-30页 |
2.3.2 “系统整合、多规合一”的制度改革方式 | 第30-31页 |
2.3.3 “科技向善、创新技术”的技术应用方式 | 第31-32页 |
2.3.4 “集约节约、精简质朴”的生活消费方式 | 第32页 |
2.3.5 “崇品尚德、求真至善”的人格养成方式 | 第32-33页 |
2.4 生态伦理实践的目标 | 第33-38页 |
2.4.1 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34-35页 |
2.4.2 维护代内与代际公平正义 | 第35-36页 |
2.4.3 实现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由与至善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伦理实践路径及其当代意义 | 第38-47页 |
3.1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伦理实践路径 | 第38-43页 |
3.1.1 创新绿色经济增长点 | 第38-39页 |
3.1.2 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第39-40页 |
3.1.3 加快绿色科技的开发与应用 | 第40-41页 |
3.1.4 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方式 | 第41-42页 |
3.1.5 加强培育生态人格 | 第42-43页 |
3.2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伦理实践的当代意义 | 第43-47页 |
3.2.1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第44-45页 |
3.2.2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第45-46页 |
3.2.3 彰显我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做贡献的责任担当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