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1 前言 | 第14-20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 1.2.1 肥密互作对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15-16页 |
| 1.2.2 肥密互作对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 1.2.3 肥密互作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 | 第17-19页 |
| 1.2.4 肥密互作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 2.2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0-22页 |
| 2.3.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0-21页 |
| 2.3.2 光合指标的测定 | 第21页 |
| 2.3.3 产量指标的测定 | 第21页 |
| 2.3.4 品质指标的测定 | 第21-22页 |
| 2.4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61页 |
| 3.1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 | 第23-32页 |
| 3.1.1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23-26页 |
| 3.1.2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 第26-32页 |
| 3.2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2-39页 |
| 3.2.1 肥密互作对辽南(海城)春玉米株高、穗位高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2.2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茎粗、茎秆强度的影响 | 第33-38页 |
| 3.2.3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倒伏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3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 第39-54页 |
| 3.3.1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39-44页 |
| 3.3.2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49页 |
| 3.3.3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49-54页 |
| 3.4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品质的影响 | 第54-61页 |
| 3.4.1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 3.4.2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 3.4.3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脂肪含量的影响 | 第58-61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1-64页 |
| 4.1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61页 |
| 4.2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光合性能影响 | 第61-62页 |
| 4.3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产量指标影响 | 第62页 |
| 4.4 肥密互作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春玉米品质的影响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