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11-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1.1 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 第11页 |
1.1.2 学校田径课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1-12页 |
1.1.3 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初中实心球教学改革的途径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2.1 国内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2 国外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3 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 第19-25页 |
2.3.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 | 第19-20页 |
2.3.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 第20页 |
2.3.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3.4 传统教学方法内涵 | 第22-23页 |
2.3.5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 | 第23-25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5-31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1.2 调查对象 | 第25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5-31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5-26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26-27页 |
3.2.3 教学实验法 | 第27-30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30-31页 |
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前掷实心球教学中的学生情况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4.1 实验前两班学生的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4.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前掷实心球成绩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4.3 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前掷实心球成绩对比分析 | 第33页 |
4.4 对照班前后学生前掷实心球成绩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4.5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学生前掷实心球成绩对比分析 | 第34页 |
4.6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态度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4.7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4.8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自信心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36页 |
4.9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4.10 实验班与对照班师生关系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5.1 结论 | 第38页 |
5.2 建议 | 第38-40页 |
5.2.1 设计操作性强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 第38页 |
5.2.2 鼓励学生个体之间及教学分组之间交流学习 | 第38-39页 |
5.2.3 教师加强自身知识结构与教学技能的构建 | 第39页 |
5.2.4 教学中充分观察学生学习状态,挖掘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 | 第39页 |
5.2.5 优化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 | 第39页 |
5.2.6 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法优缺点 | 第39-40页 |
6 致谢 | 第40-41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60页 |
附录一 前掷实心球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43-47页 |
附录二 学生对前掷实心球教学教学态度和效果的调查问卷 | 第47-49页 |
附录三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第49-52页 |
附件四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第52-54页 |
附件五 教案 | 第54-60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