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8-11页 |
| 1.2.1 水文预报研究 | 第8页 |
| 1.2.2 水文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研究 | 第8-10页 |
| 1.2.3 水文预报模型参数移植研究 | 第10-11页 |
| 1.2.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1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 第11-14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3.2 总体框架 | 第12-14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其下垫面特征提取 | 第14-31页 |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4-17页 |
| 2.2 各子流域概况 | 第17-23页 |
| 2.3 流域地貌特征值的提取计算 | 第23-27页 |
| 2.3.1 基于DEM的子流域提取 | 第23-26页 |
| 2.3.2 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值及其计算 | 第26-27页 |
| 2.4 地表覆盖特征提取 | 第27-29页 |
| 2.4.1 地表覆盖源数据 | 第27-28页 |
| 2.4.2 流域地表覆盖特征提取结果 | 第28-2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3 新安江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研究 | 第31-41页 |
| 3.1 引言 | 第31页 |
| 3.2 新安江模型 | 第31-32页 |
| 3.3 基于GLUE方法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及应用 | 第32-38页 |
| 3.3.1 多目标GLUE方法 | 第32-33页 |
| 3.3.2 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及应用 | 第33-38页 |
| 3.4 各流域参数优选结果 | 第38-4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流域相似性评价研究 | 第41-52页 |
| 4.1 引言 | 第41页 |
| 4.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选取 | 第41-47页 |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1-43页 |
| 4.2.2 研究区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3-47页 |
| 4.3 流域相似度的量化 | 第47-51页 |
| 4.3.1 水文相似度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47-48页 |
| 4.3.2 基于客观赋权的流域水文相似度计算 | 第48-49页 |
| 4.3.3 基于主观赋权的流域水文相似度计算 | 第49-50页 |
| 4.3.4 结果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参数移植效果分析及修正方法研究 | 第52-65页 |
| 5.1 引言 | 第52页 |
| 5.2 岫岩-太平哨参数移植 | 第52-57页 |
| 5.2.1 岫岩-太平哨流域相似性分析 | 第52-53页 |
| 5.2.2 岫岩-太平哨参数移植结果 | 第53-57页 |
| 5.3 英那河-冰峪沟参数移植 | 第57-59页 |
| 5.3.1 英那河-冰峪沟流域相似性分析 | 第57-58页 |
| 5.3.2 英那河-冰峪沟参数移植结果 | 第58-59页 |
| 5.4 汇流参数移植修正方法研究 | 第59-63页 |
| 5.4.1 汇流参数移植修正方法 | 第59-61页 |
| 5.4.2 汇流参数移植修正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6.1 总结 | 第65-66页 |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