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3. 上述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 第18-25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8页 |
1. 案例 | 第18页 |
2. 案例教学 | 第18页 |
(二) 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1.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9页 |
(三) 初中思品法律知识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 第19-25页 |
1. 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阶段 | 第19-22页 |
2. 课堂案例教学阶段 | 第22-24页 |
3. 案例教学评价阶段 | 第24-25页 |
二、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25-48页 |
(一) 教案设计 | 第25-39页 |
1. 教案设计《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 第25-34页 |
2. 教案设计《维护消费者权益》 | 第34-39页 |
(二) 案例教学法在课堂应用后效果的分析与对策的提出 | 第39-46页 |
一、从课前案例教学准备阶段分析 | 第40-42页 |
二、从课堂案例教学阶段分析 | 第42-45页 |
三、从课后案例评价阶段分析 | 第45-46页 |
(三) 初中思品法律课堂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附录一: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堂使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