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文献学论文--版本学论文

《续藏书》印刷版本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第10页
    1.3 研究目的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2页
    1.5 创新之处第12-13页
2 李贽与《续藏书》第13-17页
    2.1 李贽生平第13-14页
    2.2 李贽的思想第14-15页
    2.3 《续藏书》及其影响第15-16页
    2.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3 《续藏书》古代版本及其近代版本第17-44页
    3.1 明代书籍版本简述第17-18页
    3.2 《续藏书》古代版本第18-40页
        3.2.1 《续藏书》明万历年间刻本第19-27页
        3.2.2 《续藏书》明天启年间版本第27-31页
        3.2.3 明泰和堂刻本第31-35页
        3.2.4 《续藏书》明末刻本第35-38页
        3.2.5 真“假”《续藏书》第38-40页
    3.3 《续藏书》近现代版本第40-43页
        3.3.1 中华书局版《续藏书》第40-42页
        3.3.2 明文书局版《续藏书》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样品《续藏书》印刷材料分析第44-59页
    4.1 样品《续藏书》第44-46页
    4.2 样品《续藏书》的印刷材料分析第46-51页
        4.2.1 古籍中竹纸综述第47-48页
        4.2.2 样品《续藏书》用纸分析第48-49页
        4.2.3 视频显微镜分析结果第49-50页
        4.2.4 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第50-51页
    4.3 《续藏书》的保护修复与思考第51-58页
        4.3.1 视频显微镜测试分析结果第52-54页
        4.3.2 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第54-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样品《续藏书》印刷方式分析第59-64页
    5.1 明代民间坊刻综述第59-60页
    5.2 视频显微镜分析结果第60-61页
    5.3 样品《续藏书》印刷方式综合分析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6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越图书版权贸易的不均衡性分析
下一篇:《平山堂图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