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0.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0.1.1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0.2.1 纸媒的媒介融合研究 | 第12-13页 |
0.2.2 微信传播与传播矩阵研究 | 第13-16页 |
0.2.3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研究 | 第16-17页 |
0.3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20页 |
0.3.1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0.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0.3.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0.3.4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1章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构建的必要性 | 第20-27页 |
1.1 外部传播环境的巨大变迁 | 第20-22页 |
1.1.1 以受众参与为核心的传播观念 | 第20-21页 |
1.1.2 以移动网络为重心的传播渠道 | 第21-22页 |
1.2 纸媒媒介融合的迫切需求 | 第22-24页 |
1.2.1 来自新媒体的强力冲击 | 第22-23页 |
1.2.2 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 | 第23-24页 |
1.3 微信平台传播的价值显著 | 第24-27页 |
1.3.1 基于微信平台的传播潜力 | 第24-26页 |
1.3.2 传统媒体微信平台传播的优势 | 第26-27页 |
第2章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的构建方式 | 第27-36页 |
2.1 横向联动:围绕人民日报品牌的市场细分 | 第27-31页 |
2.1.1 帐号主体来自人民日报社及社属企业 | 第27-29页 |
2.1.2 子帐号完成受众细分拓展用户数量 | 第29-31页 |
2.2 纵向管理:立足中央厨房体系的独立运营 | 第31-33页 |
2.2.1 中央厨房机制下的共享式运营 | 第31-32页 |
2.2.2 以帐号个体为单位的封闭式运营 | 第32-33页 |
2.3 垂直内容:背靠传统媒体资源的统筹发布 | 第33-36页 |
2.3.1 传播内容多来源于传统媒体 | 第33-34页 |
2.3.2 子帐号配合主帐号同步推送 | 第34-36页 |
第3章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的整体运营分析 | 第36-64页 |
3.1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的视觉识别 | 第36-46页 |
3.1.1 微信命名主张核心品牌 | 第36-39页 |
3.1.2 微信头像设计求同存异 | 第39-41页 |
3.1.3 微信号构成要素多样化 | 第41-42页 |
3.1.4 帐号功能介绍强调定位 | 第42-45页 |
3.1.5 帐号功能菜单层次丰富 | 第45-46页 |
3.2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的内容构成 | 第46-52页 |
3.2.1 文章议题偏重新闻资讯 | 第47-48页 |
3.2.2 文章传播风格形态各异 | 第48-50页 |
3.2.3 文章形象图信息多元 | 第50-52页 |
3.3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的信息推送 | 第52-58页 |
3.3.1 首推时间与认证时间不一 | 第52-54页 |
3.3.2 推送时间与频率无规律性 | 第54-55页 |
3.3.3 具体帐号的活跃度差距大 | 第55-58页 |
3.4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的传播效果 | 第58-64页 |
3.4.1 留言精选数和回复率不高 | 第58-60页 |
3.4.2 关注度和认可度呈两级分化 | 第60-62页 |
3.4.3 具体帐号阅读总数趋于平稳 | 第62-64页 |
第4章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存在的不足 | 第64-78页 |
4.1 传播矩阵缺乏规划,帐号运营差异大 | 第64-70页 |
4.1.1 子帐号细分依据较为繁杂 | 第64-67页 |
4.1.2 认证与推送时间未统筹安排 | 第67-69页 |
4.1.3 弱相关帐号有损矩阵向心力 | 第69-70页 |
4.2 视觉识别交相错杂,影响品牌形象 | 第70-73页 |
4.2.1 散乱的识别体系破坏协同效应 | 第70-72页 |
4.2.2 功能介绍高度相似、相对冗余 | 第72-73页 |
4.3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主题策划 | 第73-76页 |
4.3.1 文章主题定位模糊 | 第74页 |
4.3.2 文本来源倚重转载 | 第74-76页 |
4.4 帐号互动频率低,融合效果较差 | 第76-78页 |
4.4.1 具体帐号之间缺乏互动 | 第76-77页 |
4.4.2 受众反馈价值有待挖掘 | 第77-78页 |
第5章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的优化建议 | 第78-90页 |
5.1 完善矩阵规划,强调帐号的协调性 | 第78-82页 |
5.1.1 制定帐号开发的长远战略 | 第78-80页 |
5.1.2 建立科学的信息推送机制 | 第80-81页 |
5.1.3 择重培养弱相关子帐号 | 第81-82页 |
5.2 统一识别系统,加强品牌凝聚力 | 第82-85页 |
5.2.1 一体化的视觉识别提升品牌力 | 第82-84页 |
5.2.2 简明的功能介绍凸显帐号个性 | 第84-85页 |
5.3 促进内容优化,改善整体阅读体验 | 第85-86页 |
5.3.1 加强主题策划,避免重复空洞 | 第85-86页 |
5.3.2 原创转载并重,丰富优质内容 | 第86页 |
5.4 整合自身资源,推进矩阵内部融合 | 第86-90页 |
5.4.1 帐号强强联合,实现双向引流 | 第87-88页 |
5.4.2 在互动仪式中培养用户粘性 | 第88-90页 |
结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A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具体公众号统计表一 | 第95-98页 |
附录B 人民日报微信传播矩阵具体公众号统计表二 | 第98-10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