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3, 3-二取代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第13-31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1.1 靛红的简介 | 第13-14页 |
1.1.2 3, 3-二取代2氧化吲哚的简介 | 第14页 |
1.2 具有 3-位全碳季碳2氧化吲哚的合成 | 第14-16页 |
1.2.1 具有 3-位全碳季碳2氧化吲哚的合成 | 第14-15页 |
1.2.2 3-季碳螺环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15-16页 |
1.3 3-位含氧基团取代的 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16-19页 |
1.3.1 3-羟基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16-17页 |
1.3.2 3-过氧基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17-18页 |
1.3.3 3-含氧螺环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18-19页 |
1.4 3-位含氮基团取代的 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19-21页 |
1.4.1 3-氨基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19-20页 |
1.4.2 3-含氮杂螺环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20-21页 |
1.5 3 连有两个杂原子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21-23页 |
1.5.1 3, 3-二杂原子取代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21-22页 |
1.5.2 3 位上含双杂原子的 3-双杂螺环2氧化衍生物的合成 | 第22-23页 |
1.6 小结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1页 |
第二章 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 3-螺环或 3, 3-二取代2氧化吲哚衍生物 | 第31-59页 |
2.1 前言 | 第31-32页 |
2.2 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 3-螺环2氧化吲哚衍生物 | 第32-35页 |
2.2.1 生成化合物 4a的反应条件优化 | 第32-33页 |
2.2.2 底物拓展 | 第33-35页 |
2.3 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 3,3-二取代2氧化吲哚衍生物 | 第35-39页 |
2.3.1 生成化合物 6a的反应条件优化 | 第35-38页 |
2.3.2 底物拓展 | 第38-39页 |
2.4 反应机理 | 第39-40页 |
2.5 总结 | 第40页 |
2.6 实验部分 | 第40-56页 |
2.6.1 试剂与溶剂 | 第40-41页 |
2.6.2 仪器 | 第41页 |
2.6.3 实验方法 | 第41-56页 |
2.6.3.1 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 3-螺环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实验步骤 | 第41页 |
2.6.3.2 化合物4的波谱数据 | 第41-49页 |
2.6.3.3 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 3, 3-二取代2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实验步骤 | 第49页 |
2.6.3.4 化合物6的波谱数据 | 第49-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三章 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 3-烯丙基3酰肼基2氧化吲哚或 3-烯丙基3氨基2氧化吲哚衍生物 | 第59-86页 |
3.1 前言 | 第59-60页 |
3.2 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 3-烯丙基3酰肼基2氧化吲哚或 3-烯丙基3氨基2氧化吲哚 | 第60-65页 |
3.2.1 条件优化 | 第60-62页 |
3.2.2 底物拓展 | 第62-65页 |
3.3 反应机理 | 第65页 |
3.4 总结 | 第65-66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66-83页 |
3.5.1 试剂与溶剂 | 第66页 |
3.5.2 仪器 | 第66-67页 |
3.5.3 实验方法 | 第67-83页 |
3.5.3.1 化合物14的实验步骤 | 第67页 |
3.5.3.2 化合物14的波谱数据 | 第67-76页 |
3.5.3.3 化合物16的实验步骤 | 第76页 |
3.5.3.4 化合物16的波谱数据 | 第76-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第四章 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 3-三氟乙氨基2氧化吲哚衍生物 | 第86-93页 |
4.1 前言 | 第86-87页 |
4.2 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 3-三氟乙胺2氧化吲哚衍生物 | 第87-89页 |
4.2.1 条件优化 | 第87-88页 |
4.2.2 底物扩展 | 第88-89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89-91页 |
4.3.1 分析仪器 | 第89页 |
4.3.2 药品和试剂 | 第89页 |
4.3.3 实验步骤及数据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附图(部分) | 第93-11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