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艺术史论文

北宋绘画中的写生观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2页
    1 选题及意义第9页
    2 研究现状第9-11页
    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3.1 跨学科研究法第11页
        3.2 考证法第11页
        3.3 图像学法第11-12页
第一章 绘画写生观念的演变第12-17页
    1.1 写生范畴的内涵第12-13页
    1.2 北宋绘画中写生观的形成第13-17页
        1.2.1 古代写生观的萌芽第13-14页
        1.2.2 唐五代写生观对北宋写生观的影响第14-17页
第二章 北宋代表性画论著述中的写生观第17-28页
    2.1 北宋主流绘画观念中的写生观第17-21页
        2.1.1 写生观对题材转变的促进第17-18页
        2.1.2 写生观对写实画风的影响第18-20页
        2.1.3 写生观在文人画与院体画的地位第20-21页
    2.2 师古人不如师造化第21-23页
    2.3 形似与传神第23-25页
    2.4 理学与画理第25-28页
第三章 北宋人物画写生观第28-46页
    3.1 人物画写生观的转型第28-30页
    3.2 “阴察默识”的写生方法第30-36页
    3.3 世俗化与时代性第36-42页
        3.3.1 “传神写貌”的肖像画写生第37-39页
        3.3.2 “生活写实”的风俗画写生第39-42页
    3.4 “洞达气韵,不有相类”第42-46页
第四章 北宋山水画写生观第46-67页
    4.1 山水画写生观的转型第46-47页
    4.2 “存形善莫于画”第47-52页
        4.2.1 “北雄南秀”的地域性写生第47-50页
        4.2.2 “格物求真”的纪实性写生第50-52页
    4.3 “经之众多,览之淳熟”的写生方法第52-63页
        4.3.1 “饱游饫看,目识心记”的游历写生第53-56页
        4.3.2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全景写生第56-61页
        4.3.3 “林泉之心”的移情写生第61-63页
    4.4 山水画写生的意境传达第63-67页
        4.4.1 以写境为载体的写生第63-64页
        4.4.2 以造境为灵魂的写生第64-67页
第五章 北宋花鸟画写生观第67-85页
    5.1 花鸟画写生观的转型第67-68页
    5.2 广泛的动植物写生第68-69页
    5.3 直面自然,观物写生的写生方法第69-77页
        5.3.1 植物的观察式写生第70-74页
        5.3.2 动物的体验式写生第74-77页
    5.4 “得其生意,具若自然”第77-80页
        5.4.1 何为“生意”第77-78页
        5.4.2 “盗造物机,奇绝灵趣”第78-80页
    5.5 “绘事之妙,寓兴于此”第80-85页
        5.5.1 “内涵丰富”的寓意写生第80-83页
        5.5.2 “以物明志”的寄情写生第83-85页
结语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1页
附录一 北宋画论中的写生观文字表述第91-100页
附录二 北宋写生观代表作品第100-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上画派花鸟画果蔬类题材绘画研究
下一篇:刘知几关于班固《汉书》评论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