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藻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传粉生物学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1.1 传粉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1.2 传粉生物学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 花部特征与传粉 | 第13-23页 |
1.2.1 繁育系统与花部演化 | 第13-14页 |
1.2.2 虫媒传粉与花部特征 | 第14-18页 |
1.2.3 风媒传粉与花部特征 | 第18-20页 |
1.2.4 水媒传粉与花部特征 | 第20-21页 |
1.2.5 不同传粉媒介间的比较 | 第21-23页 |
1.3 水媒植物传粉 | 第23-28页 |
1.3.1 几种水媒传粉的比较 | 第23-26页 |
1.3.2 水媒植物的二维空间传粉 | 第26-28页 |
1.4 黑藻传粉研究的实验目的 | 第28-29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2.1 研究地的选择和研究对象 | 第29页 |
2.2 试验器材 | 第29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9-34页 |
2.3.1 材料的移栽 | 第29-30页 |
2.3.2 花部形态观测 | 第30页 |
2.3.3 花部微观结构观察 | 第30-31页 |
2.3.4 开花物候与开花过程观察 | 第31-32页 |
2.3.5 花粉形态观察与计数 | 第32页 |
2.3.6 花粉活力测定与柱头活力测定 | 第32-33页 |
2.3.7 传粉过程观察 | 第33页 |
2.3.8 花粉接受情况分析 | 第33页 |
2.3.9 雌花结实率统计 | 第33-34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3.1 黑藻的开花物候 | 第34页 |
3.2 花部形态 | 第34-37页 |
3.3 花部微观结构 | 第37-38页 |
3.4 花粉形态与数目 | 第38-39页 |
3.5 雄花花粉活力与雌花柱头活力 | 第39-40页 |
3.6 雄花与雌花开放过程 | 第40-41页 |
3.7 传粉过程与花粉接受情况 | 第41-43页 |
3.8 花粉胚珠比与结实率 | 第43-4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4-50页 |
4.1 黑藻的传粉过程 | 第44-45页 |
4.2 黑藻的花部特征与传粉 | 第45-47页 |
4.3 植物传粉的演化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