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飞机空气动力学论文--进气道论文

宽速域高效内收缩式进气道设计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第12-21页
        1.2.1 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研究进程第12-18页
        1.2.2 内转式进气道性能研究第18-20页
        1.2.3 进气道/前体一体化第20-21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内转式进气道设计原理及基准流场特性分析第22-31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基准内收缩流场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2-26页
        2.2.1 特征线方法第22-24页
        2.2.2 流线追踪技术第24页
        2.2.3 典型几何参数对内收缩基准流场的影响第24-26页
            2.2.3.1 起始角度对内收缩基准流场的影响第24-25页
            2.2.3.2 中心体半径对内收缩流场的影响第25-26页
    2.3 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流程及程序开发第26-29页
    2.4 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捕获型线对内转式进气道流量捕获特性的影响第31-48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设计条件与内收缩基准流场的选择第31-32页
    3.3 矩形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32-37页
        3.3.1 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第32-35页
        3.3.2 设计状态下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35页
        3.3.3 不同来流马赫数下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35-37页
    3.4 椭圆形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37-41页
        3.4.1 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第37-40页
        3.4.2 设计状态下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40页
        3.4.3 不同来流马赫数下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40-41页
    3.5 扇形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41-46页
        3.5.1 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第41-44页
        3.5.2 设计状态下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44-45页
        3.5.3 不同来流马赫数下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45-46页
    3.6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宽速域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48-79页
    4.0 引言第48页
    4.1 数值模拟方法及算例验证第48-49页
    4.2 冲压发动机工作模态下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49-63页
        4.2.1 矩形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50-54页
        4.2.2 椭圆形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54-58页
        4.2.3 扇形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58-62页
        4.2.4 不同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性能对比分析第62-63页
    4.3 涡喷发动机工作模态下内转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63-77页
        4.3.1 矩形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64-68页
        4.3.2 椭圆形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68-72页
        4.3.3 扇形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第72-76页
        4.3.4 不同捕获型线内转式进气道性能对比分析第76-77页
    4.5 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宽速域组合动力内转式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第79-94页
    5.1 引言第79页
    5.2 组合动力内转式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第79-81页
        5.2.1 冲压发动机工作模态冲压通道设计第80页
        5.2.2 涡喷发动机工作模态双通道设计第80-81页
    5.3 组合动力内转式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81-93页
        5.3.1 冲压发动机工作模态下内转式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81-85页
        5.3.2 涡喷发动机工作模态下内转式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85-89页
        5.3.3 模态转换过程进气道气动特性分析第89-93页
    5.4 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94-95页
    6.2 工作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致谢第98-9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限与非受限可压缩湍射流的流动机理分析
下一篇:不可压缩多介质流动问题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