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论文

侗族寨门文化研究--以从江县占里村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第9-11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1-24页
        一、国内相关研究第11-22页
        二、国外相关研究第22-2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4-25页
        一、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4页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4页
        三、研究方法第24-25页
    第四节 研究意义第25-27页
        一、理论意义第25页
        二、实际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第27-48页
    第一节 占里村的概况第28-37页
        一、祖源传说第29-31页
        二、占里村的聚落形式第31-37页
    第二节 占里村的自然环境第37-39页
        一、地理环境第37-39页
        二、生计方式第39页
    第三节 占里村的人文历史第39-46页
        一、人口生育第40-41页
        二、盟誓节第41-42页
        三、婚俗第42-45页
        四、土地公和土地婆信仰第45页
        五、卜鸡第45-46页
        六、过大年第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寨门的设置与变迁第48-57页
    第一节 寨门的设置第48-50页
        一、寨门的建筑材料第49页
        二、寨门的选址第49-50页
    第二节 寨门的变迁第50-54页
        一、“废弃”的寨门第50-52页
        二、新修建的寨门第52-54页
    第三节 寨门的功能第54-56页
        一、防盗功能第54-55页
        二、防御外来者入侵功能第55页
        三、迎宾送客的场所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寨门与拦路第57-64页
    第一节 拦路的“内外之别”第57-60页
        一、村寨之间的“做客”拦路第57-59页
        二、作为“表演”的拦路第59-60页
    第二节 拦路的“生死之分”第60-62页
    第三节 拦路的“抗拒与接纳”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寨门与扫寨第64-68页
    第一节 寨子的“脏”与“洁”第64-65页
    第二节 扫寨的过程第65-66页
    第三节 扫寨与寨民的期待第66-67页
    小结第67-68页
结束语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6-77页
附录A 田野照片第77-88页
附录B 田野日记第88-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墓碑看白果村人口结构的变迁
下一篇:上海市流动人口社会风险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