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可靠性知识的软件测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1.2 软件测试及软件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1 软件测试技术发展第15-18页
        1.2.2 基于知识的软件测试第18-19页
        1.2.3 软件可靠性测试第19-20页
        1.2.4 可靠性知识在测试中的应用第20-21页
    1.3 主要研究工作第21-23页
        1.3.1 课题来源第21页
        1.3.2 研究目标第21-22页
        1.3.3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 论文结构第23-25页
第2章 基于可靠性知识的软件测试模型第25-51页
    2.1 基于可靠性知识的软件测试过程改进及模型提出第25-31页
        2.1.1 软件测试模型的发展第25-27页
        2.1.2 基于可靠性知识的软件测试模型提出第27-31页
    2.2 RKST模型的相关理论基础第31-41页
        2.2.1 软件可靠性分布模型的数学基础第31-33页
        2.2.2 威布尔分布与知识的关系第33-37页
        2.2.3 基于信息熵的知识度量及软件测试质量评估第37-41页
    2.3 RKST模型应用第41-50页
        2.3.1 模型应用过程第41-43页
        2.3.2 模型学习过程第43-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基于可靠性知识的软件本体库第51-78页
    3.1 软件知识本体库设计第51-54页
        3.1.1 知识本体的作用和意义第51-52页
        3.1.2 知识本体基本构成和表示第52-53页
        3.1.3 系统多知识本体框架结构第53-54页
    3.2 基于可靠性知识的软件本体库设计第54-72页
        3.2.1 基于可靠性知识的软件本体库架构第54-55页
        3.2.2 软件领域知识本体库第55-60页
        3.2.3 软件可靠性知识本体库第60-69页
        3.2.4 软件可靠性规则第69-72页
    3.3 知识本体库的构建流程第72-75页
    3.4 软件知识本体库评价第75-77页
    3.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4章 基于可靠性知识的操作系统本体库第78-97页
    4.1 操作系统领域知识本体库第78-85页
        4.1.1 操作系统概述第78-79页
        4.1.2 操作系统领域知识的获取第79-80页
        4.1.3 操作系统领域知识本体库的构建第80-85页
    4.2 操作系统可靠性知识本体库第85-90页
        4.2.1 操作系统可靠性知识的获取第85-86页
        4.2.2 操作系统可靠性知识本体库的构建第86-90页
    4.3 操作系统可靠性规则第90-94页
    4.4 基于可靠性知识的操作系统知识本体库评价第94-95页
    4.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5章 RKST模型工程应用与验证分析第97-130页
    5.1 RKST模型工程应用方案设计第97-110页
        5.1.1 实验对象第97-98页
        5.1.2 测试阶段第98-99页
        5.1.3 实验流程设计第99-104页
        5.1.4 实验前准备第104-107页
        5.1.5 实验方案设计第107-110页
    5.2 传统测试模型测试质量分析第110-119页
        5.2.1 测试结果对比第112-117页
        5.2.2 测试质量熵及成本分析第117-119页
        5.2.3 分析结论第119页
    5.3 RKST模型测试质量分析第119-125页
        5.3.1 测试结果对比第119-122页
        5.3.2 测试质量熵及成本分析第122-124页
        5.3.3 分析结论第124-125页
    5.4 知识与可靠性分布关系实验及分析第125-128页
    5.5 RKST模型学习过程实验及分析第128-129页
    5.6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30-134页
    6.1 全文总结第130-132页
    6.2 研究展望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和、发明专利授权.第145-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能热发电用堇青石基陶瓷-PCM复合储热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BIM数据集成与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