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进路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6页
        1.3.3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实证主义技术风险观的局限与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兴起第17-23页
    2.1 实证主义技术风险观及其局限第17-20页
        2.1.1 实证主义技术风险观的起源和发展第17-18页
        2.1.2 实证主义技术风险观的内涵第18-19页
        2.1.3 实证主义技术风险观的局限性第19-20页
    2.2 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兴起第20-23页
        2.2.1 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缘起第20-21页
        2.2.2 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形成第21-23页
第3章 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主要学派第23-34页
    3.1 风险感知学派第23-27页
        3.1.1 风险感知学派的代表人物第23-24页
        3.1.2 风险感知学派的主要观点第24-26页
        3.1.3 风险感知学派的特色第26-27页
    3.2 风险社会学派第27-29页
        3.2.1 风险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第27-28页
        3.2.2 风险社会学派的主要观点第28页
        3.2.3 风险社会学派的特点第28-29页
    3.3 风险社会放大学派第29-31页
        3.3.1 风险社会放大学派的代表人物第29页
        3.3.2 风险社会放大学派的主要观点第29-30页
        3.3.3 风险社会放大学派的特性第30-31页
    3.4 风险文化学派第31-34页
        3.4.1 风险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第31-32页
        3.4.2 风险文化学派的主要观点第32页
        3.4.3 风险文化学派的性质第32-34页
第4章 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要义第34-43页
    4.1 技术风险的生成第34-36页
        4.1.1 技术风险的主观基础第34-35页
        4.1.2 技术风险知识的建构第35-36页
    4.2 技术风险的评价第36-39页
        4.2.1 风险最小化第37-38页
        4.2.2 定性与定量结合第38页
        4.2.3 安全的公正性第38-39页
    4.3 技术风险的防范第39-43页
        4.3.1 安全价值取向整合第39-40页
        4.3.2 风险治理多元化第40-41页
        4.3.3 风险社会分担第41-43页
第5章 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出路第43-50页
    5.1 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缺陷第43-46页
        5.1.1 虚化客观实在第43-44页
        5.1.2 过分强调价值第44-45页
        5.1.3 过度偏向治理第45-46页
    5.2 建构主义技术风险观的开拓第46-50页
        5.2.1 建构与实在统一第46-47页
        5.2.2 安全与公正契合第47-48页
        5.2.3 防范与治理协调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T公司创业团队冲突案例研究
下一篇:Clean-导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