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基于疲劳性能的透水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欧洲第11-12页
        1.2.2 美国第12-13页
        1.2.3 日本第13页
        1.2.4 中国第13页
        1.2.5 透水沥青混合料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2章 OGFC配合比设计第16-26页
    2.1 试验材料选择第16-20页
        2.1.1 集料第16-17页
        2.1.2 沥青第17-19页
        2.1.3 矿粉第19页
        2.1.4 纤维第19-20页
    2.2 OGFC配合比设计第20-21页
    2.3 OGFC配合比设计第21-25页
        2.3.1 初始级配第21-23页
        2.3.2 最佳沥青用量第23-24页
        2.3.3 混合料性能验证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透水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6-36页
    3.1 透水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外部影响因素第26-27页
    3.2 透水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内部影响因素第27-35页
        3.2.1 试验方案第27-31页
        3.2.2 结果分析第31-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透水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第36-51页
    4.1 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综述第36-40页
        4.1.1 美国OGFC配合比设计第36-37页
        4.1.2 日本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37-38页
        4.1.3 欧洲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38-39页
        4.1.4 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关键因素第39-40页
    4.2 基于疲劳性能的透水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第40-45页
        4.2.1 不同粒径通过率对空隙率的影响第41-44页
        4.2.2 合理级配范围、空隙率范围第44-45页
    4.3 新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45-50页
        4.3.1 确定最佳矿料级配第46-48页
        4.3.2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48-50页
    4.4 混合料性能检验第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新透水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与验证第51-63页
    5.1 水稳定性研究第51-53页
        5.1.1 试验方法的选择第51-52页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5.2 高温稳定性研究第53-54页
        5.2.1 试验方法的选择第53-54页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4页
    5.3 低温开裂性能研究第54-58页
        5.3.1 低温开裂机理及试验选择第54-55页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5-58页
    5.4 疲劳性能研究第58-60页
        5.4.1 透水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第58页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8-60页
    5.5 动态模量试验第60-61页
        5.5.1 试验概述第60页
        5.5.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0-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全文结论第63-64页
    6.2 待解决的问题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后记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损伤评估
下一篇:冷补沥青混合料添加剂的研发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