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5页 |
1.1 生物质及生物质转化 | 第17-20页 |
1.1.1 生物质简介 | 第17-18页 |
1.1.2 生物质转化 | 第18-20页 |
1.2 糠醛的研究背景 | 第20-22页 |
1.2.1 糠醛概述 | 第20页 |
1.2.2 糠醛转化应用 | 第20-22页 |
1.3 环戊酮的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1.3.1 环戊酮概述 | 第22-23页 |
1.3.2 环戊酮制备方法 | 第23-25页 |
1.3.3 环戊酮的应用 | 第25-26页 |
1.4 二氧化锆的研究现状 | 第26-32页 |
1.4.1 二氧化锆基本性质 | 第26-27页 |
1.4.2 二氧化锆的制备方法 | 第27-29页 |
1.4.3 二氧化锆的应用 | 第29-32页 |
1.5 铜基催化剂的研究应用 | 第32-33页 |
1.5.1 铜基催化剂概述 | 第32页 |
1.5.2 铜基催化剂在糠醛加氢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3-34页 |
1.7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5-39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35-36页 |
2.2 材料的结构性质表征 | 第36-38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6页 |
2.2.2 拉曼光谱仪(Raman) | 第36页 |
2.2.3 程序升温物理吸附分析仪(BET) | 第36页 |
2.2.4 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 | 第36-37页 |
2.2.5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 第37页 |
2.2.6 高角环形暗场像和元素分析(HADDF-STEM-EDS) | 第37页 |
2.2.7 程序升温吸脱附/还原(NH_3-TPD/H_2-TPR) | 第37页 |
2.2.8 原位红外吸附分析(FT-IR) | 第37页 |
2.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7-38页 |
2.2.10 活性Cu表面积测定(N_2O-TPD) | 第38页 |
2.3 反应产物分析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钼掺杂氧化锆负载型铜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糠醛加氢活性研究 | 第39-55页 |
3.1 前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3.2.1 CMZ-x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3.2.2 催化活性评价 | 第40-41页 |
3.3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3.3.1 载体与催化剂的XRD和Raman表征 | 第41-44页 |
3.3.2 催化剂HRTEM和HADDF-STEM表征 | 第44页 |
3.3.3 催化剂XPS表征 | 第44-45页 |
3.3.4 催化剂NH3-TPD和Py-IR表征 | 第45-47页 |
3.4 催化性能评价 | 第47-53页 |
3.4.1 不同掺杂元素及Mo掺杂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2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0页 |
3.4.4 反应温度及压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5 金属Cu的负载及还原方式的影响 | 第51-52页 |
3.4.6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高分散Cu/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糠醛加氢性能研究 | 第55-73页 |
4.1 前言 | 第5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4.2.1 CuZrO_(2-x)催化剂的制备 | 第55-56页 |
4.2.2 催化性能评价 | 第56页 |
4.3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4.3.1 样品XRD表征 | 第56-57页 |
4.3.2 催化剂TEM表征 | 第57-58页 |
4.3.3 催化剂BET表征 | 第58-59页 |
4.3.4 样品H2-TPR表征 | 第59-60页 |
4.3.5 催化剂XPS表征 | 第60页 |
4.3.6 催化剂Py-IR表征 | 第60-61页 |
4.3.7 催化剂NH_3-TPD表征 | 第61-62页 |
4.3.8 催化剂的糠醛原位红外吸附表征 | 第62-63页 |
4.4 催化性能评价 | 第63-70页 |
4.4.1 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4.4.2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4.4.3 氢气压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4 反应机理研究 | 第67-69页 |
4.4.5 催化剂重复利用性考察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8-89页 |
附件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