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微电网技术现状和发展概述 | 第11-12页 |
1.2.2 混合储能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微电网能量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特性分析 | 第17-29页 |
2.1 分布式电源数学模型 | 第17-21页 |
2.1.1 风力发电机 | 第17-18页 |
2.1.2 光伏电池 | 第18-20页 |
2.1.3 微型燃气轮机 | 第20-21页 |
2.2 电储能装置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2.1 蓄电池模型 | 第21-22页 |
2.2.2 超级电容模型 | 第22-23页 |
2.3 需求侧负荷模型 | 第23-28页 |
2.3.1 负荷分类 | 第23-24页 |
2.3.2 地暖系统模型 | 第24-26页 |
2.3.3 地暖系统储能特性仿真分析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住宅型微电网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模型 | 第29-38页 |
3.1 住宅型微电网系统结构 | 第29-31页 |
3.1.1 电制热/冷型 | 第29-30页 |
3.1.2 CCHP型 | 第30页 |
3.1.3 电制热/冷+CCHP型 | 第30-31页 |
3.2 住宅型微电网能量管理模型 | 第31-36页 |
3.2.1 目标函数 | 第31-34页 |
3.2.2 约束条件 | 第34-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基于混合储能的住宅型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 | 第38-58页 |
4.1 算例设置 | 第38-40页 |
4.2 算例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40-57页 |
4.2.1 算例1:电制热型住宅型微网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4.2.2 算例2:CCHP型住宅型微网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2.3 算例3:电制热/冷+CCHP型住宅型微电网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4.2.4 算例4:不同蓄热和保温性能的围护结构对调度结果的影响 | 第47-52页 |
4.2.5 算例5:不同蓄/产热能力的低温辐射地板对调度结果的影响 | 第52-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结论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