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M战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绿城中国为例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3.1 财务管理战略 | 第17-18页 |
1.3.2 房地产企业融资 | 第18-20页 |
1.3.3 OPM战略 | 第20-21页 |
1.3.4 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2 理论基础及我国房地产行业宏观环境 | 第24-3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1.1 融资顺序理论 | 第24页 |
2.1.2 微笑曲线理论 | 第24-26页 |
2.1.3 产业价值链理论和分工理论 | 第26页 |
2.1.4 资本价值理论 | 第26-27页 |
2.2 我国房地产行业概况 | 第27页 |
2.3 我国房地产行业运营特点 | 第27-30页 |
2.3.1 与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 | 第27-28页 |
2.3.2 与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 第28页 |
2.3.3 投资金额大周期长风险高 | 第28页 |
2.3.4 行业资产负债率高 | 第28-29页 |
2.3.5 存货与土地储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 第29-30页 |
3 绿城中国概况及财务战略转变背景介绍 | 第30-36页 |
3.1 绿城中国发展沿革 | 第30-31页 |
3.2 绿城中国财务战略转变背景概况 | 第31-36页 |
3.2.1 2006年被动上市危机初现 | 第31-32页 |
3.2.2 2008-2009年债券危机 | 第32页 |
3.2.3 2010-2012年资金链断裂危机 | 第32-36页 |
4 绿城中国OPM战略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36-45页 |
4.1 绿城中国OPM战略选择的必要性分析 | 第36-37页 |
4.2 绿城中国OPM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39页 |
4.2.1 行业地位领先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 第37-38页 |
4.2.2 引入控股方实力雄厚 | 第38页 |
4.2.3 一流的管理水平 | 第38-39页 |
4.3 绿城中国财务危机前中后OPM战略运用分析 | 第39-45页 |
4.3.1 危机前中后预收房款对比分析 | 第39-41页 |
4.3.2 危机前中后债务结构对比分析 | 第41-43页 |
4.3.3 危机前中后净现金流量状况对比 | 第43页 |
4.3.4 危机前中后周转效率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5 OPM战略实施后对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 第45-52页 |
5.1 营运能力有效提高 | 第45-47页 |
5.2 偿债能力得以加强 | 第47-49页 |
5.3 盈利能力趋于平稳 | 第49-50页 |
5.4 成长能力日益稳健 | 第50-52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52-56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启示 | 第52-55页 |
6.2.1 因地制宜理性运用战略 | 第52-53页 |
6.2.2 借鸡下蛋拓宽产品维度 | 第53-54页 |
6.2.3 见微知著完善危机机制 | 第54-55页 |
6.2.4 未雨绸缪把握宏观环境 | 第55页 |
6.3 局限性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