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2-15页
        (一)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概述第15-25页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第15-18页
        (一)新媒体的概念第15-16页
        (二)新媒体的特征第16-18页
    二、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第18-20页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第18-19页
        (二)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第19-20页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特点第20-22页
        (一)教育环境的现实性与虚拟性并存第20-21页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并存第21页
        (三)教育内容的实践性与全面性并存第21-22页
    四、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产生的影响第22-25页
        (一)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带来的机遇第22-23页
        (二)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带来的挑战第23-25页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5-35页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5-30页
        (一)高校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道德养成教育机制不完善第25-26页
        (二)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道德意识弱化第26-28页
        (三)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与新媒体环境脱节第28-29页
        (四)道德养成教育方式过于陈旧第29-30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5页
        (一)高校对新媒体平台重视有余,利用不足第30-31页
        (二)道德主体不成熟,对网络呈依赖趋势第31-32页
        (三)道德养成教育与新媒体环境不相适应第32-35页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路径探析第35-43页
    一、构建基于新媒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第35-38页
        (一)充分发挥高校在道德养成教育中的作用第35-37页
        (二)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系统化第37页
        (三)动员大学生家长为大学生保驾护航第37-38页
    二、完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第38-39页
        (一)利用新媒体传递“正能量”第38页
        (二)开展独具特色的道德规范教育活动第38-39页
        (三)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第39页
    三、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方式第39-41页
        (一)加强校园网络社区建设,占领思政教育的阵地第39-40页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建设移动课堂第40-41页
    四、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感,做到知行统一第41-43页
        (一)在学习中增强自身对道德的认知水平第41页
        (二)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第41-42页
        (三)在实践中提升自控能力,做到德的积极践行者第42-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国立京师大学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