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羊论文

粗毛羊和细毛羊初级毛囊基板发育期皮肤的转录组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常用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4页
    1.1 课题的由来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2.1 毛囊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第12-14页
        1.2.2 调控毛囊发育的分子机制第14-19页
        1.2.3 影响毛纤维粗细的信号通路第19-21页
        1.2.4 皮肤发育相关的信号分子第21-22页
    1.3 转录组测序技术第22-23页
        1.3.1 转录组测序简介第22页
        1.3.2 RNA-seq的技术原理第22页
        1.3.3 RNA-seq的技术优势第22-23页
        1.3.4 RNA-seq的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第23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第23-24页
2 试验方法第24-38页
    2.1 试验材料第24-26页
        2.1.1 组织样品第24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4页
        2.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24-26页
    2.2 研究方法第26-34页
        2.2.1 石蜡切片和HE染色第26-27页
        2.2.2 基因克隆第27-32页
        2.2.3 荧光定量PCR第32-34页
    2.3 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4-38页
        2.3.1 建库测序流程第34-35页
        2.3.2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第35-38页
3 结果第38-52页
    3.1 粗毛羊和细毛羊皮肤形态学差异第38-40页
        3.1.1 粗毛羊和细毛羊成体毛干形态学差异第38页
        3.1.2 粗毛羊和细毛羊胚胎期皮肤毛囊形态学差异第38-40页
    3.2 粗毛羊和细毛羊皮肤组织(初级毛囊基板形成期,约E65天)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第40-51页
        3.2.1 测序数据质量检测第40-42页
        3.2.2 参考序列对比分析第42-43页
        3.2.3 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第43-44页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第44-46页
        3.2.5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分析第46-48页
        3.2.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第48-49页
        3.2.7 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第49-50页
        3.2.8 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因子分析第50-51页
    3.3 荧光定量PCR验证第51-52页
4 讨论第52-57页
5 小结第57-59页
    5.1 本研究结论第57页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第57-58页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的工作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70页
附录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高湿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粪样菌群的影响及喷淋效果研究
下一篇:AMH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卵丘扩展的调控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