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1 前言 | 第13-21页 |
1.1 立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脾脏的组织学结构 | 第14页 |
1.2.2 脾脏的血液循环 | 第14-15页 |
1.2.3 脾脏的免疫功能 | 第15-16页 |
1.2.4 沙门氏菌感染与脾损伤 | 第16页 |
1.2.5 TLR4信号通路在内毒素诱导的脾损伤中的作用 | 第16-19页 |
1.2.5.1 TLRs与脾脏免疫 | 第16-17页 |
1.2.5.2 TLR4的发现 | 第17-18页 |
1.2.5.3 TLR4的配体 | 第18页 |
1.2.5.4 TLR4信号转导 | 第18-19页 |
1.2.5.5 TLR4信号通路与脾损伤 | 第19页 |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5页 |
2.1.1 试验动物及处理 | 第21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1.4 主要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 第23-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34页 |
2.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5页 |
2.2.2 石蜡切片制作 | 第25页 |
2.2.3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 第25-26页 |
2.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6页 |
2.2.5 细胞凋亡检测 | 第26-27页 |
2.2.6 荧光定量PCR | 第27-30页 |
2.2.6.1 组织样总RNA的提取 | 第27页 |
2.2.6.2 逆转录合成cDNA | 第27-28页 |
2.2.6.3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 第28-29页 |
2.2.6.4 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29-30页 |
2.2.7 WesternBlot | 第30-33页 |
2.2.7.1 蛋白样品的提取 | 第30页 |
2.2.7.2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2.2.7.3 蛋白变性 | 第31页 |
2.2.7.4 电泳 | 第31-32页 |
2.2.7.5 电转移 | 第32-33页 |
2.2.7.6 免疫印迹显色 | 第33页 |
2.2.8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2.2.8.1 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的结构并进行显微摄影 | 第33页 |
2.2.8.2 荧光定量检测结果 | 第33页 |
2.2.8.3 WesternBlot检测结果 | 第33-34页 |
3 结果 | 第34-47页 |
3.1 LPS刺激对雏鸡体重的影响 | 第34页 |
3.2 LPS刺激诱导雏鸡脾损伤 | 第34-40页 |
3.2.1 LPS刺激时雏鸡脾体重下降 | 第34-35页 |
3.2.2 LPS刺激导致雏鸡脾形态结构改变 | 第35-36页 |
3.2.3 LPS刺激促进雏鸡脾内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 第36-40页 |
3.3 TLR4信号通路参与了LPS诱导的雏鸡脾损伤 | 第40-47页 |
3.3.1 LPS刺激时雏鸡脾内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 | 第40-43页 |
3.3.2 TLR4信号通路介导的炎性细胞的表达变化 | 第43-45页 |
3.3.3 TLR4信号通路介导的炎性因子的表达变化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51页 |
4.1 LPS刺激对雏鸡脾体重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47页 |
4.2 TLR4信号通路对LPS刺激后脾脏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47-50页 |
4.3 TLR4信号通路对LPS刺激后脾脏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1 CDNA模版与引物检测结果 | 第65-66页 |
附录2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附录3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7-68页 |
附录4 学术交流及获奖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