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关于工业4.0的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二、关于制造业的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三、工业4.0与制造业的综合性研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工业4.0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趋势 | 第17-25页 |
第一节 信息化趋势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柔性化趋势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智能化趋势 | 第20-22页 |
第四节 绿色化趋势 | 第22-23页 |
第五节 服务化趋势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工业4.0路径在国外制造业中的典型应用 | 第25-38页 |
第一节 德国制造业的工业4.0版本 | 第25-29页 |
一、德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5-26页 |
二、宝马莱比锡工厂的实施方案 | 第26-27页 |
三、德国现代工业的特点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美国制造业的工业4.0版本 | 第29-33页 |
一、美国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历程 | 第29-30页 |
二、特斯拉Fremont工厂的实施方案 | 第30-32页 |
三、美国现代工业的特点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工业4.0版本 | 第33-37页 |
一、日本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3-34页 |
二、丰田元町工厂实施方案 | 第34-35页 |
三、日本现代工业的特点 | 第35-37页 |
第四节 国外工业4.0路径的共性特征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工业4.0背景下武汉制造业总体发展格局 | 第38-51页 |
第一节 武汉制造业的源起及发展历程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武汉制造业的现状 | 第39-48页 |
一、工业4.0与武汉制造2025行动纲要 | 第39-41页 |
二、武汉制造业的结构分析 | 第41-45页 |
三、武汉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 | 第45-48页 |
第三节 工业4.0在武汉制造业中的应用——以武汉东风本田第二工厂为例 | 第48-50页 |
一、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力分析 | 第48-49页 |
二、武汉东风本田第二工厂 | 第49-50页 |
第四节 工业4.0对武汉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工业4.0对促进武汉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1-59页 |
第一节 内部发展 | 第51-57页 |
一、加快融合互联网和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进发 | 第51-52页 |
二、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注重产城融合的科技园区建设 | 第52-53页 |
三、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 第53-54页 |
四、强化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 第54-56页 |
五、强化制造业品牌建设,打造本土特色品牌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外部保障 | 第57-59页 |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高政策协调性和针对性 | 第57-58页 |
二、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制造业服务化建设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