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 自冲铆接技术应用 | 第16-17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5 文章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铝合金的材料特性以及自冲铆接工艺分析 | 第21-34页 |
2.1 铝合金材料的特性 | 第21-24页 |
2.1.1 铝合金材料在白车身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2.1.2 铝合金材料的主要连接工艺 | 第22-24页 |
2.2 自冲铆接工艺的成形机理 | 第24-26页 |
2.3 自冲铆接设备 | 第26-30页 |
2.3.1 铆枪 | 第26-27页 |
2.3.2 铆钉和铆模及其特性分析 | 第27-30页 |
2.4 试验平台以及金相分析 | 第30-31页 |
2.5 自冲铆接设计准则以及接头质量评判标准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基于ABAQUS平台的自冲铆接成形分析 | 第34-46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塑性形变理论 | 第34-36页 |
3.3 材料的累计损伤与失效的有限元理论 | 第36-39页 |
3.4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9-45页 |
3.4.1 仿真软件ABAQUS的介绍 | 第39页 |
3.4.2 几何建模 | 第39页 |
3.4.3 网格划分 | 第39-41页 |
3.4.4 材料属性 | 第41页 |
3.4.5 分析步设置 | 第41-42页 |
3.4.6 相互作用设置 | 第42页 |
3.4.7 载荷设置 | 第42-43页 |
3.4.8 接头成形仿真中的关键问题 | 第43-44页 |
3.4.9 仿真结果与可靠性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工艺参数影响以及其他因素对自冲铆接的影响 | 第46-58页 |
4.1 仿真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4.1.1 自冲铆接成形仿真的方案设计 | 第46-48页 |
4.1.2 参数对互锁长度intlock和Tmin值影响的极差分析 | 第48页 |
4.2 自冲铆接参数优化 | 第48-51页 |
4.2.1 两层铝合金搭接的钉模试验以及优化 | 第48-50页 |
4.2.2 三层铝合金搭接的钉模优化 | 第50-51页 |
4.3 外界因素对自冲铆接的影响 | 第51-54页 |
4.3.1 测试底层板为SF36铝合金的三层搭接的安全边距 | 第51-52页 |
4.3.2 间隙对三层铝合金板件自冲铆接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 部分影响因素的验证 | 第54-57页 |
4.4.1 头高自动补偿功能的验证试验 | 第54-55页 |
4.4.2 三层铝合金搭接时钉脚扭曲与优化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涂胶对自冲铆接的力学性能影响试验 | 第58-67页 |
5.1 问题阐述 | 第58页 |
5.2 多层搭接接头处的拉伸-剪切试验 | 第58-62页 |
5.2.1 两层板的接头拉伸——剪切试验 | 第58-60页 |
5.2.2 三层板的接头拉伸——剪切试验 | 第60-62页 |
5.3 接头处剥离试验 | 第62-66页 |
5.3.1 两层板的接头剥离试验 | 第62-63页 |
5.3.2 三层板的接头剥离试验 | 第63-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6.1 总结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