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讲坛红学”对《红楼梦》的传播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何为“讲坛红学” | 第8-14页 |
第一节 讲坛红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8-9页 |
第二节 讲坛红学的现状 | 第9-12页 |
第三节 研究讲坛红学的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讲坛红学的成就 | 第14-18页 |
第一节 讲坛红学掀起了红学热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促使红学家与文化名人双方交流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构建新式的公共文化空间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讲坛红学发展中的偏至 | 第18-26页 |
第一节 讲坛红学参杂的乱象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保持健康发展的要素分析 | 第19-26页 |
一、讲授者 | 第20-22页 |
二、媒体 | 第22-23页 |
三、大众 | 第23-26页 |
第四章 促进讲坛红学健康发展的思考 | 第26-34页 |
第一节 讲授者之矛盾:学术主导与即兴发挥 | 第26-28页 |
一、理性思维为主、个人感受为辅 | 第26-27页 |
二、平衡媒体需求与学术规范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媒体之矛盾: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 | 第28-30页 |
一、改变遴选主讲人的方式与标准 | 第28-29页 |
二、媒体与讲授者应处理好多元解读与阅读导向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受众群体之矛盾:文化的渴求与选择的盲目 | 第30-34页 |
一、回归小说文本的阅读 | 第30-31页 |
二、经典阅读的普及与提高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