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草莓户外音乐节的传播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6页
    一、研究缘起第8-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中国大陆户外音乐节的勃兴与发展第16-27页
    第一节 中国大陆户外音乐节的勃兴语境第16-21页
        一、体制改革:文化政策的开放第16-18页
        二、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第18-19页
        三、文化多元:青年亚文化的盛行第19-21页
    第二节 中国大陆户外音乐节的发展轨迹第21-27页
        一、小众存在的诞生阶段(2000-2006年)第21-22页
        二、数量激增的发展阶段(2007-2013年)第22-24页
        三、优胜劣汰的转型阶段(2014年至今)第24-27页
第二章 草莓音乐节的传播主体、渠道及内容第27-51页
    第一节 草莓音乐节的传播主体第27-34页
        一、音乐公司:定位年轻化的品牌传播第27-29页
        二、独立音乐人:自我身份的现场演绎第29-32页
        三、品牌赞助商:契合粉丝的借势营销第32-34页
    第二节 草莓音乐节的传播渠道第34-42页
        一、社交类平台:“去中心化”的裂变传播第34-38页
        二、校园实地宣传:基于核心受众的人际传播第38-39页
        三、O2O模式与VR直播: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第39-42页
    第三节 草莓音乐节的传播内容第42-51页
        一、主题元素设定:青年文化的符号化表达第42-45页
        二、小众音乐表演:抵抗喧嚣的风格化展演第45-48页
        三、文化创意活动:衍生空间的体验式互动第48-51页
第三章 草莓音乐节的受众考察第51-67页
    第一节 草莓音乐节受众的基本调查第51-61页
        一、调查的样本与方法第51-52页
        二、调查的结论及分析第52-61页
    第二节 草莓音乐节受众的心理特征第61-67页
        一、宣泄与解压:狂欢式的自我解构第61-63页
        二、迷恋与崇拜:“准宗教”的仪式表演第63-65页
        三、认同与归属:社交场域的情感互动第65-67页
第四章 草莓音乐节传播的启示第67-78页
    第一节 形成户外音乐节的受众策略第67-70页
        一、利用长尾效应,深挖小众音乐市场第67-69页
        二、基于“受众细分”,实现差异化传播第69-70页
    第二节 构建户外音乐节的社群文化第70-73页
        一、线上延伸线下,搭建社群平台第70-72页
        二、社群聚合,催生亚文化成熟第72-73页
    第三节 推动户外音乐节产业的纵深发展第73-78页
        一、引入多元主体,构建音乐文化复合体第73-74页
        二、结合城市特色,打造音乐旅游产业链第74-78页
结语第78-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附录第87-89页
致谢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仰基督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初探--基于对209名信仰基督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下一篇:智能激光3D投影系统及空间定位精度标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