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氧化铈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构设计及其电化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2 SOFCs工作原理第15页
    1.3 SOFCs电解质材料第15-22页
        1.3.1 稳定氧化锆基电解质第16-17页
        1.3.2 掺杂氧化铈基材料第17-19页
        1.3.3 稳定氧化铋基电解质第19-20页
        1.3.4 掺杂LaGaO_3基电解质第20-21页
        1.3.5 掺杂BaCeO_3-BaZrO_3质子导体电解质第21-22页
    1.4 掺杂氧化铈基材料在SOFCs中的应用简介第22-24页
        1.4.1 掺杂氧化铈材料在阳极中的应用第23页
        1.4.2 掺杂氧化铈材料在阴极中的应用第23-24页
        1.4.3 掺杂氧化铈材料用作缓冲功能层第24页
    1.5 掺杂氧化铈基SOFCs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第24-26页
    1.6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7页
第二章 原位反应法制备BaCe_(1-x)Sm_xO_(3-δ)修饰Ce_(0.8)Sm_(0.2)O_(1.9)复合电解质的研究第37-55页
    2.1 引言第37-39页
    2.2 实验第39-41页
        2.2.1 BaCe_(1-x)Sm_xO_(3-δ)@Ce_(0.8)Sm_(0.2)O_(1.9)复合粉体的制备第39-40页
        2.2.2 NiO-SDC/BaCe_(1-x)Sm_xO_(3-δ)@Ce_(0.8)Sm_(0.2)O_(1.9)/SSC-SDC单电池的制备第40页
        2.2.3 样品表征及单电池的性能测试第40-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50页
        2.3.1 BaCe_(1-x)Sm_xO_(3-δ)@Ce_(0.8)Sm_(0.2)O_(1.9)复合电解质相结构分析第41-42页
        2.3.2 BaCe_(1-x)Sm_xO_(3-δ)@Ce_(0.8)Sm_(0.2)O_(1.9)电解质粉体和单电池的微观结构第42-43页
        2.3.3 单电池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3-50页
    2.4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第三章 设计并调控阳极Ba源的含量应用于氧化铈基SOFC的研究第55-75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实验第56-58页
        3.2.1 粉体制备第56-57页
        3.2.2 单电池的制备第57页
        3.2.3 单电池电化学性能的表征及测试第57-5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8-69页
        3.3.1 相结构第58-59页
        3.3.2 单电池的微观结构第59页
        3.3.3 单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电子阻挡层厚度第59-62页
        3.3.4 单电池的性能第62-69页
    3.4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第四章 含Sr阳极应用于氧化铈基SOFC的研究第75-95页
    4.1 引言第75-76页
    4.2 实验第76-77页
        4.2.1 粉体制备第76页
        4.2.2 单电池的制备第76-77页
        4.2.3 单电池电化学性能的表征及测试第7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7-88页
        4.3.1 相结构第77-78页
        4.3.2 单电池的微结构第78-80页
        4.3.3 单电池的烧结温度的影响第80-83页
        4.3.4 电子阻挡层成分分析第83-85页
        4.3.5 单电池的性能第85-88页
    4.4 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第五章 含Ba、Sr阳极应用于氧化铈基SOFC的研究第95-113页
    5.1 引言第95-96页
    5.2 实验第96-98页
        5.2.1 粉体制备第96-97页
        5.2.2 单电池的制备第97-98页
        5.2.3 单电池电化学性能的表征及其他相关的测试第9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8-110页
        5.3.1 相结构第99-100页
        5.3.2 单电池微结构与含Sr阳极的烧结活性第100-102页
        5.3.3 Ba、Sr元素在SDC电解质中扩散第102-103页
        5.3.4 单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电子阻挡层第103-105页
        5.3.5 电子阻挡层的成分分析第105-107页
        5.3.6 单电池的性能第107-110页
    5.4 结论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13-116页
    6.1 论文总结第113-115页
    6.2 研究展望第115-116页
全文简写汇总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火灾危险性及热失控临界条件研究
下一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复合肥成分实验测量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