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石油管道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 第10-14页 |
1.2.1 金属腐蚀的主要类型 | 第10-11页 |
1.2.2 管道金属腐蚀的机理 | 第11-13页 |
1.2.3 管道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 | 第13-14页 |
1.3 环氧防腐涂料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1.3.1 环氧防腐涂层技术在石油管道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2 环氧防腐涂料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4 纳米材料在防腐涂料领域中的应用概述 | 第16-19页 |
1.4.1 石墨烯在防腐涂料领域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2 氧化石墨烯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4.3 纳米二氧化硅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6页 |
第二章 二氧化硅包覆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26-41页 |
2.1 前言 | 第26页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26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2.3.1 改性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 第26-29页 |
2.3.2 二氧化硅包覆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2.4 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 第30-32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0页 |
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2.4.3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1页 |
2.4.4 差热-热重分析仪 | 第31页 |
2.4.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1页 |
2.4.6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1页 |
2.4.7 原子力显微镜 | 第31-32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2.5.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32页 |
2.5.2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2页 |
2.5.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2.5.4 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法 | 第33-34页 |
2.5.5 复合材料形貌分析 | 第34-37页 |
2.5.6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二氧化硅包覆氧化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的研究 | 第41-68页 |
3.1 前言 | 第41页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41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3.3.1 二氧化硅包覆氧化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 | 第41-43页 |
3.3.2 氧化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 | 第43页 |
3.4 涂层测试表征方法 | 第43-47页 |
3.4.1 涂层表面形貌表征 | 第43页 |
3.4.2 涂层表面亲疏水性测试 | 第43页 |
3.4.3 涂层机械性能测试 | 第43-45页 |
3.4.4 涂层腐蚀失重法实验测试 | 第45-46页 |
3.4.5 塔菲尔极化曲线测试 | 第46页 |
3.4.6 电化学阻抗实验测试 | 第46-47页 |
3.4.7 耐中性盐雾实验测试 | 第47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7-63页 |
3.5.1 涂层形貌分析 | 第47-49页 |
3.5.2 涂层机械性能测试 | 第49-52页 |
3.5.3 涂层表面亲疏水性测试 | 第52-53页 |
3.5.4 腐蚀失重实验测试 | 第53-54页 |
3.5.5 塔菲尔极化曲线测试 | 第54-55页 |
3.5.6 开路电压-时间曲线测试 | 第55-56页 |
3.5.7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56-61页 |
3.5.8 耐中性盐雾试验测试 | 第61页 |
3.5.9 剥离试验测试 | 第61-63页 |
3.6 二氧化硅包覆氧化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防腐蚀机理研究 | 第63-6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论文总结与建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