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曲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小曲的界定 | 第9-10页 |
二、小曲探源 | 第10-13页 |
三、小曲别称 | 第13-16页 |
四、选题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五、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一章 明代小曲的概貌 | 第21-52页 |
第一节 明代小曲的性质 | 第21-34页 |
(一)灵活性和天然性(随意性和自由性) | 第21-26页 |
(二)承传性和变异性 | 第26-29页 |
(三)地方性和共域性 | 第29-31页 |
(四)通俗性和娱乐性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小曲在明代的发展历程 | 第34-37页 |
第三节 明代小曲的类别 | 第37-52页 |
(一)内容分类 | 第37-49页 |
(二)创作者分类 | 第49-52页 |
第二章 明代小曲的艺术特征 | 第52-77页 |
第一节 明代小曲修辞艺术多样化 | 第52-60页 |
(一)比喻——以物拟情 | 第52-54页 |
(二)叠词——朗朗上口 | 第54-55页 |
(三)双关——含蓄内蕴 | 第55-57页 |
(四)排比——一气呵成 | 第57-58页 |
(五)顶真——环环相扣 | 第58-60页 |
第二节 明代小曲情感表现丰富化 | 第60-66页 |
(一)用典——蕴中见情 | 第60-63页 |
(二)衬托——景中见情 | 第63-64页 |
(三)平铺直叙——拙中见情 | 第64-66页 |
第三节 明代小曲文学体式繁复化 | 第66-77页 |
第三章 明代小曲的音韵与体式 | 第77-103页 |
第一节 明代小曲高度的口语化、泛声的新发展 | 第77-82页 |
(一)明代小曲高度的口语化 | 第77-79页 |
(二)明代小曲泛声的新发展 | 第79-82页 |
第二节 明代小曲的音乐体式与韵律 | 第82-96页 |
(一)明代小曲的音乐体式 | 第82-87页 |
(二)明代小曲用韵分析 | 第87-95页 |
(三)明代小曲的音乐地域性 | 第95-96页 |
第三节 明代小曲常见曲牌分析 | 第96-103页 |
结语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附录 | 第109-12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