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皋玉箫戏人物与主题演进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0.1 韦皋与玉箫 | 第9-10页 |
0.2 韦皋玉箫戏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0.2.1 韦皋玉箫戏著录与存佚情况 | 第10-13页 |
0.2.2 故事本事及要素研究 | 第13-14页 |
0.2.3 戏曲文本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0.3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现存韦皋玉箫戏考辨 | 第17-39页 |
1.1 现存韦皋玉箫戏文献考辨 | 第17-25页 |
1.1.1 乔吉《两世姻缘》 | 第17-20页 |
1.1.2 《韦凤翔古玉环记》和《玉环记》 | 第20-23页 |
1.1.3 陈与郊《鹦鹉洲》 | 第23-24页 |
1.1.4 周昂《据梧轩玉环缘》 | 第24-25页 |
1.1.5 张梦祺《玉指环》 | 第25页 |
1.2 现存韦皋玉箫戏的故事要素及演变 | 第25-39页 |
1.2.1 《两世姻缘》故事要素及演变 | 第28-31页 |
1.2.2 《玉环记》故事要素及演变 | 第31-34页 |
1.2.3 《鹦鹉洲》故事要素及演变 | 第34-37页 |
1.2.4 《据梧轩玉环缘》故事要素及演变 | 第37-39页 |
第二章 人物形象演进 | 第39-51页 |
2.1 玉箫身份的创新与回归 | 第39-44页 |
2.1.1 玉箫身份的创新与沿袭 | 第39-41页 |
2.1.2 玉箫身份的回归与继承 | 第41-44页 |
2.2 韦皋形象:人生寄寓,因人而异 | 第44-48页 |
2.2.1 《两世姻缘》:风流多情的才子 | 第44-45页 |
2.2.2 《玉环记》:深受儒家礼教影响的文人 | 第45-46页 |
2.2.3 《鹦鹉洲》:壮志难酬的官员 | 第46-47页 |
2.2.4 《据梧轩玉环缘》:失意文人的世俗幻想 | 第47-48页 |
2.3 张延赏之女形象 | 第48-51页 |
第三章 主题思想演进 | 第51-68页 |
3.1 爱情主题的强化与削弱 | 第51-55页 |
3.2 《玉环记》:士人情怀与道德教化的凸显 | 第55-58页 |
3.2.1 不识贵人与士人情怀 | 第56-57页 |
3.2.2 道德教化的凸显 | 第57-58页 |
3.3 《鹦鹉洲》:隐匿于爱情背后的奇幻世界 | 第58-64页 |
3.3.1 功名利禄皆空幻 | 第58-59页 |
3.3.2 《鹦鹉洲》的神道世界与奇幻追求 | 第59-63页 |
3.3.3 主旨模糊与结构缺陷 | 第63-64页 |
3.4 《据梧轩玉环缘》:寄寓人生理想 | 第64-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鹦鹉洲》:精心布局的叙事结构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