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利格列汀的合成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糖尿病简介第11页
    1.2 传统口服降糖药简介第11-12页
    1.3 DPP-4抑制剂简介第12-13页
        1.3.1 DPP-4抑制剂作用机制第12页
        1.3.2 DPP-4抑制剂临床应用第12-13页
    1.4 利格列汀药物简介第13-17页
        1.4.1 利格列汀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第13-14页
        1.4.2 利格列汀的药理作用特点第14页
        1.4.3 利格列汀药动学方面的特点第14-15页
        1.4.4 药物相互作用第15页
        1.4.5 利格列汀用药第15页
        1.4.6 利格列汀的不良反应第15页
        1.4.7 利格列汀市场第15-17页
第2章 利格列汀合成工艺研究第17-37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17-18页
        2.1.1 实验仪器第17页
        2.1.2 实验试剂第17-18页
    2.2 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的确定第18-25页
        2.2.1 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第18-20页
        2.2.2 利格列汀合成路线的优选第20-24页
        2.2.3 利格列汀化学结构中哌啶3位氨基保护基的选择第24页
        2.2.4 利格列汀合成路线的确定第24-25页
    2.3 起始原料质量控制第25-27页
        2.3.1 化合物8的质量控制第25-26页
        2.3.2 化合物12的质量控制第26页
        2.3.3 化合物14的质量控制第26-27页
    2.4 合成工艺的研究第27-35页
        2.4.1 化合物13的合成工艺研究第27-28页
        2.4.2 化合物15的合成工艺研究第28-30页
        2.4.3 化合物1的合成工艺研究第30-33页
        2.4.4 利格列汀重结晶的工艺研究第33-35页
        2.4.5 利格列汀合成工艺的重复性实验第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利格列汀有关物质的制备第37-42页
    3.1 有关物质的确定第37页
    3.2 杂质16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37-38页
        3.2.1 杂质16的合成第37-38页
        3.2.2 杂质16的结构鉴定第38页
    3.3 杂质17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38-39页
        3.3.1 杂质17的合成第38-39页
        3.3.2 杂质17的结构鉴定第39页
    3.4 杂质31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39-40页
        3.4.1 杂质31的合成第39页
        3.4.2 杂质31的结构鉴定第39-40页
    3.5 杂质32的合成与结构检测第40页
        3.5.1 杂质32的合成第40页
        3.5.2 杂质32的结构鉴定第40页
    3.6 杂质33合成与结构鉴定检测第40-42页
        3.6.1 杂质33的合成第40-41页
        3.6.2 杂质33的结构鉴定第41-42页
第4章 利格列汀质量标准研究第42-51页
    4.1 试剂及仪器第42页
        4.1.1 试剂第42页
        4.1.2 仪器第42页
    4.2 样品来源及批号第42页
    4.3 外观性状第42页
    4.4 溶解度第42-43页
    4.5 比旋度第43页
    4.6 利格列汀有关物质测定第43-47页
        4.6.1 测定条件第43-44页
        4.6.2 系统适用性实验第44-45页
        4.6.3 溶液的配制第45页
        4.6.4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5-46页
        4.6.5 精密度实验第46页
        4.6.6 稳定性实验第46-47页
        4.6.7 重复性实验第47页
        4.6.8 加样回收率实验第47页
    4.7 利格列汀含量测定第47-48页
        4.7.1 测定条件第47-48页
        4.7.2 利格列汀含量测定第48页
    4.8 利格列汀异构体含量的测定第48-51页
        4.8.1 液相条件第48-49页
        4.8.2 溶液的制备第49页
        4.8.3 系统适用性实验第49-50页
        4.8.4 利格列汀异构体含量测定第50-51页
第5章 结论第51-52页
    5.1 合成工艺第51页
    5.2 有关物质的制备以及检测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图第56-63页
作者简介和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吲哚基查耳酮衍生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研究
下一篇:3C蛋白在EV71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及Caspase-3抑制剂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