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框架 | 第11-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3 文章框架 | 第12页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2.1.1 证券经纪业务 | 第14页 |
2.1.2 融资融券业务 | 第14页 |
2.1.3 期权业务 | 第14-15页 |
2.1.4 轻型营业部 | 第15页 |
2.1.5 投资顾问业务 | 第15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2.2.1 营销理论 | 第15-17页 |
2.2.2 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第三章 S公司经纪业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34页 |
3.1 公司概况 | 第20-23页 |
3.1.1 S公发展历史 | 第20-21页 |
3.1.2 S公司当前业务规模及收入构成 | 第21-23页 |
3.2 S公司经纪业务现状 | 第23-27页 |
3.2.1 S公司经纪业务当前发情况 | 第23-25页 |
3.2.2 S公司当前市场占有情况 | 第25页 |
3.2.3 互联网金融对S公司经纪业务发展影响 | 第25-27页 |
3.3 S公司经纪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3.3.1 传统业务转型的缓慢 | 第27-29页 |
3.3.2 经纪业务发展模式缺乏对市场大规模波动的适应性 | 第29-31页 |
3.3.3 营业部专业化人才的匮乏 | 第31页 |
3.3.4 当前经纪业务组织结构问题 | 第31-33页 |
3.3.5 传统营业部发展瓶颈 | 第33-34页 |
第四章 S公司经纪业务的转型背景与要点 | 第34-44页 |
4.1 S证券公司的SWOT分析 | 第34-40页 |
4.1.1 S公司内部优势的分析 | 第34-36页 |
4.1.2 S公司内部劣势的分析 | 第36页 |
4.1.3 S公司市场发展中的新机遇 | 第36-38页 |
4.1.4 S公司来自外部竞争者的威胁 | 第38-40页 |
4.2 当前背景下S公司转型要点 | 第40-44页 |
4.2.1 营销方式转变的要点 | 第40-41页 |
4.2.2 抓住新业务利润的要点 | 第41-42页 |
4.2.3 抓住人才的要点 | 第42页 |
4.2.4 学习国外优秀投资顾问经验的要点 | 第42-44页 |
第五章 S公司经纪业务创新模式建议 | 第44-54页 |
5.1 经纪业务组织结构的建议 | 第44页 |
5.1.1 经纪业务组织结构的优化模式 | 第44页 |
5.2 大力发展投资顾问建议 | 第44-47页 |
5.2.1 投资顾问在公司中的定位 | 第44-45页 |
5.2.2 投资顾问发展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5.2.3 对S公司投资顾问绩效考核方案的建议 | 第46-47页 |
5.3 发展轻型营业部的建议 | 第47-49页 |
5.3.1 轻型营业部的设立建议 | 第47-49页 |
5.3.2 对轻型营业部考核重点的建议 | 第49页 |
5.4 差异化营销的实施措施 | 第49-51页 |
5.4.1 产品差异化策略 | 第49-50页 |
5.4.2 服务差异化策略 | 第50-51页 |
5.4.3 渠道差异化策略 | 第51页 |
5.5 公司对经纪业务转型人才的保障措施 | 第51-54页 |
5.5.1 公司对人才培养的保障 | 第51-52页 |
5.5.2 公司对人才激励的保障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55页 |
6.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