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腹式组合桁梁桥的关键节点及其剪力滞效应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剪力键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节点试验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剪力滞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桁腹式组合桁梁桥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16-36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复杂边界条件 | 第16-17页 |
2.3 有限元模型 | 第17-21页 |
2.3.1 节点模型来源 | 第17-18页 |
2.3.2 接触关系与边界条件 | 第18-19页 |
2.3.3 材料本构 | 第19-20页 |
2.3.4 网格划分与单元选择 | 第20-21页 |
2.4 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 | 第21-22页 |
2.5 节点构件的塑性分布 | 第22-31页 |
2.5.1 腹杆 | 第22-25页 |
2.5.2 垫板 | 第25-26页 |
2.5.3 PBL钢板 | 第26-28页 |
2.5.4 孔内混凝土 | 第28-30页 |
2.5.5 穿孔钢筋 | 第30页 |
2.5.6 桥面板 | 第30-31页 |
2.6 节点的破坏模式 | 第31-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桁腹式组合桁梁桥节点试验研究与参数分析 | 第36-54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试验方案 | 第36-41页 |
3.2.1 试件及加载设备设计 | 第36-38页 |
3.2.2 传感器布置方案 | 第38-39页 |
3.2.3 加载制度 | 第39-41页 |
3.3 节点的工作性能与破坏形态 | 第41-46页 |
3.3.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41-42页 |
3.3.2 构件应力分布 | 第42-44页 |
3.3.3 试件破坏形态 | 第44-46页 |
3.4 ABAQUS模型有效性验证 | 第46-50页 |
3.4.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46-47页 |
3.4.2 构件应力分布 | 第47-50页 |
3.5 节点参数分析 | 第50-53页 |
3.5.1 外包围混凝土等级 | 第50-51页 |
3.5.2 穿孔钢筋直径 | 第51-52页 |
3.5.3 有无贯通钢筋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简支桁腹式组合桁梁桥剪力滞效应分析 | 第54-67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有限元建模 | 第54-57页 |
4.2.1 模型信息 | 第54-55页 |
4.2.2 模型建立 | 第55-57页 |
4.3 剪力滞效应分析 | 第57-65页 |
4.3.1 桥面纵向正应力分析 | 第57-59页 |
4.3.2 剪力滞系数与有效宽度分析 | 第59-64页 |
4.3.3 与我国规范的相关规范的对比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