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法的确定性研究概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法的确定性研究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 第15-18页 |
一、英国关于法的确定性研究的概况 | 第15-16页 |
二、德国关于法的确定性研究的概况 | 第16-17页 |
三、美国关于法的确定性研究的概况 | 第17页 |
四、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法的确定性命题概念、产生原因及研究进路 | 第18-20页 |
一、法的确定性的概念及内涵 | 第18-19页 |
二、法的确定性命题产生的原因 | 第19-20页 |
三、法的确定性的研究进路 | 第20页 |
第三节 关于法的确定性命题的主要观点及对其批判 | 第20-25页 |
一、关于法的确定性的肯定观点 | 第21-22页 |
二、批判法的确定性存在的主要观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德沃金与哈特理论中关于法的确定性部分的差异 | 第25-41页 |
第一节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 | 第25-29页 |
一、德沃金的法律原则论 | 第25-26页 |
二、哈特的法律规则说 | 第26-28页 |
三、形成理论差别的原因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自由裁量权 | 第29-36页 |
一、“唯一正解” | 第30-32页 |
二、“开放性结构” | 第32-33页 |
三、“整全性社会”与哈特对“高贵之梦”的否定 | 第33-34页 |
四、自由裁量权是否存在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德沃金与哈特理论中关于法的确定性部分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一、法律论证的方式不同 | 第36-38页 |
二、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看法不同 | 第38-39页 |
三、对疑难案件的解决方式不同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德沃金与哈特理论中关于法的确定性部分的梳理与相同之处 | 第41-55页 |
第一节 哈特的理论中关于法的确定性部分的梳理 | 第41-49页 |
一、约翰·奥斯丁理论中关于法的确定性部分的分析 | 第41-43页 |
二、汉斯·凯尔森理论中关于法的确定性部分的分析 | 第43-45页 |
三、哈特理论中关于法的确定性部分的梳理 | 第45-47页 |
四、奥斯丁、凯尔森、哈特关于法的确定性的理论比较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德沃金的理论中关于法的确定性部分的梳理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德沃金与哈特的理论中关于法的确定性部分的相同之处 | 第50-55页 |
一、“内在参与者”的视角 | 第51-52页 |
二、法律论证的起点——社会事实 | 第52-53页 |
三、论证目的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对德沃金与哈特法律确定性理论的评析 | 第55-64页 |
第一节 关于法的确定性的四个命题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德沃金与哈特在四个命题间选择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56-62页 |
一、德沃金关于法的效力来源的看法 | 第57-59页 |
二、哈特关于法的效力来源的看法 | 第59-61页 |
三、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三节 关于解释性进路的选择——既要坚持P3,也要选择折中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