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非线性物理学论文--混沌理论论文

具有R&D溢出的两阶段博弈的混沌动力学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15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2 二维离散经济系统的动力学第17-30页
    2.1 博弈论第17-18页
    2.2 非线性理论第18-30页
        2.2.1 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第18-19页
        2.2.2 分岔理论第19-27页
        2.2.3 混沌理论第27-30页
3 R&D溢出条件下产量与企业R&D策略的动力学分析第30-46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两阶段古诺双寡头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3.3 系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第32-37页
        3.3.1 有界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第33-34页
        3.3.2 Nash均衡点E~*的局部稳定性分析第34-37页
    3.4 局部动力学分析第37-41页
        3.4.1 双参数分岔图及最大Lyapunov指数图第37-38页
        3.4.2 调整速度对系统的影响第38-40页
        3.4.3 其它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第40-41页
    3.5 全局动力学分析第41-44页
        3.5.1 同一初值下的吸引域第41-43页
        3.5.2 不同初值下多吸引子共存的吸引域第43-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4 R&D溢出条件下价格与企业R&D策略的动力学分析第46-63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两阶段伯川德模型的建立第46-49页
    4.3 系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第49-55页
        4.3.1 有界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第50-52页
        4.3.2 Nash均衡点E_3的局部稳定性分析第52-55页
    4.4 局部动力学分析第55-60页
        4.4.1 双参数分岔分析第55-56页
        4.4.2 企业调整速度对系统的影响第56-57页
        4.4.3 其它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第57-60页
    4.5 全局动力学分析第60-62页
        4.5.1 同一初值下的吸引域第60-61页
        4.5.2 不同初始值下的多吸引子共存的吸引域第61-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5 伯川德模型的同步与间歇性第63-80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不可逆性第63-65页
    5.3 不动点,不变集第65-70页
        5.3.1 不动点和局部稳定性第65-66页
        5.3.2 不变集第66-70页
    5.4 同步第70-74页
    5.5 全局动力学行为:吸引盆和接触分岔第74-78页
        5.5.1 关于技术溢出的全局动力学分析第74-77页
        5.5.2 关于产品差异度的全局动力学分析第77-78页
    5.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附录第88-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提升俄罗斯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H公司抗生素类产品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