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短波通信协议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短波网络入侵监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某型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网络入侵监测设计方案 | 第17-25页 |
2.1 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网络特征分析 | 第17-18页 |
2.1.1 协议代理 | 第17页 |
2.1.2 拓扑结构 | 第17-18页 |
2.1.3 频率资源管理 | 第18页 |
2.1.4 链路传输效率 | 第18页 |
2.2 入侵监测 | 第18-20页 |
2.2.1 入侵监测系统的分类 | 第18-20页 |
2.3 系统设计方案 | 第20-23页 |
2.4 课题的实验室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某型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网络协议分析 | 第25-49页 |
3.1 GJB 2077A-2007协议体系 | 第25-44页 |
3.1.1 物理层 | 第26-35页 |
3.1.2 链路层自动控制通信协议 | 第35-41页 |
3.1.3 链路层业务管理(TM)协议 | 第41页 |
3.1.4 HDL协议 | 第41-44页 |
3.2 模拟实验平台构建 | 第44-48页 |
3.2.1 实验平台通信设计 | 第44-46页 |
3.2.2 通信参数的设置 | 第46页 |
3.2.3 发送端和接收端流程 | 第46-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数据接收 | 第49-59页 |
4.1 uSDR平台 | 第49-50页 |
4.2 射频板接收设置 | 第50页 |
4.3 调制解调链路设计 | 第50-52页 |
4.4 Simulink仿真 | 第52-56页 |
4.5 8PSK的链路设计 | 第56-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基于HMM的入侵监测方法研究 | 第59-69页 |
5.1 建立入侵监测模型 | 第59-60页 |
5.2 特征值算法 | 第60-62页 |
5.3 特征子集门限值的计算 | 第62-63页 |
5.4 模型的监测过程 | 第63-66页 |
5.5 监测性能测试 | 第66-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