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不同水质条件下有机污染物与超滤膜之间微观作用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超滤膜技术的研究进展第9-12页
        1.1.1 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9-10页
        1.1.2 膜污染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 超滤膜污染的影响因素第12-15页
        1.2.1 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第12页
        1.2.2 膜特性的影响第12-14页
        1.2.3 溶液pH值与离子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第14-15页
    1.3 原子力显微镜在膜技术中的应用第15-17页
        1.3.1 原子力显微镜简介第15页
        1.3.2 AFM工作原理第15-17页
    1.4 AFM胶体探针在膜污染表征中的应用进展第17-19页
2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第19-21页
    2.1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9-20页
    2.2 研究目标第20-21页
3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1-27页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1-22页
        3.1.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2页
    3.2 超滤膜制备及性能的评价第22-24页
        3.2.1 PVDF膜与EVOH膜的制备第22-23页
        3.2.2 超滤膜性能的测定方法第23-24页
    3.3 超滤膜污染实验第24页
    3.4 作用力的测定方法第24-27页
4 pH值与离子强度对超滤膜-污染物之间微观作用力的影响研究第27-37页
    4.1 不同pH值下膜表面Zeta电位测定第27-28页
    4.2 羧基官能团探针的制备第28-29页
    4.3 pH值对膜-污染物间微观作用力影响特征第29-31页
        4.3.1 不同pH值条件下PVDF-污染物之间微观作用力第29-30页
        4.3.2 pH值对EVOH-污染物之间微观作用力的影响第30-31页
    4.4 离子强度对膜-污染物之间微观作用力的影响特征第31-34页
        4.4.1 pH=7 时离子强度对膜-污染物之间微观作用力的影响第31-32页
        4.4.2 pH=3 时离子强度对膜-污染物之间微观作用力的影响第32-34页
    4.5 不同膜材料对膜-污染物之间微观作用力的影响特征分析第34页
    4.6 小结第34-37页
5 亲、疏水性有机物对超滤膜-污染物之间微观作用力的影响研究第37-47页
    5.1 亲、疏水性有机物的选择第37页
    5.2 亲、疏水性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测定第37-39页
        5.2.1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测定方法第37-38页
        5.2.2 SA及HA有机物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第38-39页
    5.3 PVDF膜材料探针与污染物探针的制备第39-40页
    5.4 亲、疏水性有机物对PVDF膜之间微观作用力的影响表征第40-43页
        5.4.1 PVDF-亲/疏水性有机物间微观作用力第40-42页
        5.4.2 污染物-污染物间微观作用力第42-43页
    5.5 亲/疏水性有机物共存条件下对膜通量的影响第43-45页
    5.6 PVDF超滤膜对亲/疏水性有机物共存的去除效果第45-46页
    5.7 小结第46-47页
6 结论第47-49页
致谢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61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NR工艺污泥水中营养素的回收处理及利用
下一篇:污染物排放和转移登记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