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1 肿瘤MDR模型建立与中药及其提取物逆转MDR作用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1.1 肿瘤MDR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11-14页 |
1.2 中药及其提取物逆转肿瘤MDR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3 实验材料 | 第20-23页 |
3.1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 | 第20页 |
3.2 瘤株与动物 | 第20页 |
3.3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3.4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1-23页 |
4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4.1 体内诱导建立S180MDR细胞株及其验证 | 第23-25页 |
4.1.1 体内诱导建立S180MDR细胞株 | 第23页 |
4.1.2 MTT法测定耐药倍数 | 第23页 |
4.1.3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ADR积累量 | 第23-24页 |
4.1.4 流式细胞术测定P-gp功能活性 | 第24页 |
4.1.5 RT-qPCR法测定MDR-1mRNA、MRP-1mRNA的表达量 | 第24-25页 |
4.2 GBEE体外对S180MDR细胞株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25-28页 |
4.2.1 GBEE最佳逆转剂量的筛选 | 第25页 |
4.2.2 对S180MDR细胞逆转指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4.2.3 对S180MDR细胞内ADR积累量的影响 | 第26页 |
4.2.4 对S180MDR细胞膜P-gp功能活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4.3 GBEE体内对S180MDR腹水瘤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28-29页 |
4.3.1 S180MDR腹水瘤模型的建立 | 第28页 |
4.3.2 分组与给药 | 第28页 |
4.3.3 检测细胞MDR-1mRNA、MRP-1mRNA的表达量 | 第28页 |
4.3.4 检测生存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 | 第28-29页 |
4.4 GBEE体内对S180MDR实体瘤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29页 |
4.4.1 S180MDR实体瘤模型的建立 | 第29页 |
4.4.2 分组与给药 | 第29页 |
4.4.3 检测肿瘤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 | 第29页 |
4.4.4 检测血清中IL-3、IL-18及IFN-γ的水平 | 第29页 |
5 实验结果 | 第29-43页 |
5.1 体内建立S180MDR细胞株的验证 | 第29-34页 |
5.1.1 细胞耐药倍数 | 第29-30页 |
5.1.2 细胞内ADR积累量 | 第30-31页 |
5.1.3 细胞P-gp功能活性 | 第31-32页 |
5.1.4 细胞MDR-1mRNA、MRP-1mRNA的表达量 | 第32-34页 |
5.2 GBEE体外对S180MDR细胞株的逆转作用 | 第34-38页 |
5.2.1 对S180MDR细胞逆转指数的影响 | 第34页 |
5.2.2 对S180MDR细胞内ADR积累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5.2.3 对S180MDR细胞膜上P-gp功能活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5.3 GBEE体内对S180MDR腹水瘤的逆转作用 | 第38-40页 |
5.3.1 对S180MDR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及生命延长率的影响 | 第38页 |
5.3.2 对S180MDR腹水瘤细胞MDR-1mRNA、MRP-1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5.4 GBEE体内对S180MDR实体瘤的逆转作用 | 第40-43页 |
5.4.1 对S180MDR实体瘤小鼠肿瘤质量及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5.4.2 对S180MDR实体瘤小鼠血清IL-3、IL-18及IFN-γ水平的影响 | 第41-43页 |
6 讨论与总结 | 第43-47页 |
6.1 体内建立S180MDR模型 | 第43-44页 |
6.2 GBEE对S180MDR细胞的逆转作用 | 第44-45页 |
6.3 GBEE对S180MDR细胞的逆转作用机制 | 第45-46页 |
6.4 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