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二)个案研究法 | 第19页 |
四、难点、重点及试图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一章 政府协同治理的概念及理论 | 第21-27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一)地方政府 | 第21页 |
(二)地方政府横向关系 | 第21-22页 |
(三)协同治理 | 第22-23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23-27页 |
(一)府际关系理论 | 第23-24页 |
(二)治理理论 | 第24-25页 |
(三)区域一体化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酒嘉政府协同治理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 第27-33页 |
一、酒嘉经济区发展概况 | 第27-28页 |
(一)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 | 第27页 |
(二)资源及经济社会结构 | 第27-28页 |
二、酒嘉政府协同治理的现状 | 第28-30页 |
(一)协同治理理念基本确立 | 第28页 |
(二)酒嘉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出台 | 第28-29页 |
(三)酒嘉两市政府之间互动频繁 | 第29页 |
(四)积极推进酒嘉一体化发展 | 第29-30页 |
三、酒嘉政府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 第30-33页 |
(一)酒嘉政府协同治理能够促进酒嘉经济一体化 | 第30页 |
(二)酒嘉政府协同治理能够推动城市群建设与公共问题的解决 | 第30-31页 |
(三)酒嘉政府协同治理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协调全局发展 | 第31-32页 |
(四)环境污染的扩散与连带要求酒嘉政府开展协同治理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酒嘉政府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一、酒嘉政府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未来规划的协同治理机制尚未建立 | 第33-34页 |
(二)促进酒嘉发展的相关设施建设不完善 | 第34页 |
(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 第34-36页 |
(四)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滞后 | 第36页 |
二、酒嘉政府协同治理的原因 | 第36-39页 |
(一)酒嘉地理位置接近 | 第36-37页 |
(二)酒嘉两市城市化发展要求 | 第37页 |
(三)酒嘉两市信息开放平台建设需要 | 第37页 |
(四)酒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酒嘉政府协同治理的完善对策 | 第39-47页 |
一、酒嘉政府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探讨 | 第39-41页 |
(一)建立两市政府领导会晤机制 | 第39页 |
(二)设置决策机构——由省领导牵头的酒嘉联合党委 | 第39-40页 |
(三)建立智囊机构——咨询委员会 | 第40页 |
(四)建立执行机构——管理委员会 | 第40-41页 |
二、酒嘉政府协同治理的领域选择 | 第41-43页 |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协同 | 第41-42页 |
(二)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协同 | 第42-43页 |
(三)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协同 | 第43页 |
三、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协同 | 第43-45页 |
(一)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建立生态保护功能区 | 第44页 |
(二)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 | 第44页 |
(三)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 第44-45页 |
四、酒嘉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创新 | 第45-47页 |
(一)从酒嘉整体出发进行考核 | 第45页 |
(二)拓宽酒嘉政府绩效考核内容 | 第45页 |
(三)改良酒嘉政府考核指标体系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