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商法价值理念与商事责任 | 第12-21页 |
1.1 商法的价值理念探析 | 第12-15页 |
1.1.1 商法价值理念简述 | 第12-14页 |
1.1.2 商法与商事责任 | 第14-15页 |
1.2 民商事责任之比较分析 | 第15-18页 |
1.2.1 责任风险负担之比较 | 第15-16页 |
1.2.2 个人责任与团体责任之比较 | 第16-17页 |
1.2.3 完全赔偿与加重、限制责任之比较 | 第17-18页 |
1.3 商事责任制度具体实现 | 第18-21页 |
1.3.1 严格责任在商事责任领域的普遍确立 | 第18-19页 |
1.3.2 加重责任、限制责任在商事责任领域体现 | 第19页 |
1.3.3 商事责任损害赔偿社会化 | 第19-21页 |
第2章 海洋环境侵权债权人利益救济的制度困境 | 第21-28页 |
2.1 海洋环境侵权行为的特征 | 第21-24页 |
2.1.1 行为主体身份的特殊性 | 第21-22页 |
2.1.2 行为本身性质的营利目的性 | 第22页 |
2.1.3 损害后果严重性 | 第22-23页 |
2.1.4 债权人地位的弱势性 | 第23-24页 |
2.2 我国现阶段海洋环境侵权债权人救济制度的检讨 | 第24-28页 |
2.2.1 我国海洋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2.2.2 立法震慑功能不足 | 第25-26页 |
2.2.3 损害赔偿社会化手段匮乏 | 第26-28页 |
第3章 商法视角下海洋环境侵权债权人利益救济理论基础 | 第28-38页 |
3.1 海洋环境侵权责任的商事属性 | 第28-30页 |
3.1.1 海洋环境侵权行为主体以企业为主 | 第28页 |
3.1.2 海洋环境侵权行为发生在商业经营活动中 | 第28-29页 |
3.1.3 海洋环境侵权行为与企业营利目标密切相关 | 第29-30页 |
3.2 理论基础之—分配正义 | 第30-32页 |
3.2.1 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 | 第30-31页 |
3.2.2 商事责任中的分配正义 | 第31-32页 |
3.3 理论基础之二公司社会责任 | 第32-35页 |
3.3.1 公司社会责任的兴起 | 第32-33页 |
3.3.2 公司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社会责任 | 第33-35页 |
3.4 理论基础之三海洋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 | 第35-38页 |
3.4.1 海洋环境外部性解读 | 第35-36页 |
3.4.2 商法视角下海洋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可行性 | 第36-38页 |
第4章 海洋环境侵权债权人救济制度修正之对策 | 第38-50页 |
4.1 归责原则的适当调整 | 第38-40页 |
4.1.1 无过错原则的存在基础 | 第38页 |
4.1.2 过错对责任承担的影响 | 第38-39页 |
4.1.3 惩罚性赔偿有条件的引入 | 第39-40页 |
4.2 责任承担主体的扩展 | 第40-42页 |
4.2.1 对股东的规制-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 | 第40-41页 |
4.2.2 对董事等行为的规制—董事等对债权人的责任 | 第41-42页 |
4.3 赔偿范围的扩张—纯粹经济损失的肯定态度 | 第42-45页 |
4.3.1 纯粹经济损失纳入赔偿范围的必要性 | 第42-43页 |
4.3.2 海洋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制度设计 | 第43-45页 |
4.4 完善海洋环境侵权债权人救济多元化体系 | 第45-50页 |
4.4.1 海洋环境侵权债权人救济体系多元化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4.4.2 海洋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构想 | 第46-48页 |
4.4.3 海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构想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