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我国遗产税立法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2-14页
第2章 遗产税的基本理论分析第14-25页
    2.1 遗产税的概念第14页
    2.2 遗产税的历史演变第14-17页
        2.2.1 民国初期的遗产税第14-15页
        2.2.2 民国中晚期的遗产税第15-16页
        2.2.3 新中国的遗产税第16-17页
    2.3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第17-20页
        2.3.1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第17-18页
        2.3.2 弥补税收不足,完善税制体系第18-19页
        2.3.3 推动慈善事业,优化社会风气第19页
        2.3.4 淡化腐败动机,抑制腐败发生第19-20页
        2.3.5 维护税收主权,防止财产流失第20页
    2.4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第20-25页
        2.4.1 开征遗产税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第20-22页
        2.4.2 开征遗产税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第22页
        2.4.3 开征遗产税有基本的法律环境第22-23页
        2.4.4 开征遗产税有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第23页
        2.4.5 开征遗产税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第23-25页
第3章 我国遗产税立法面临的问题第25-29页
    3.1 遗产税立法缺失第25页
    3.2 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第25-26页
        3.2.1 民事法律有待修改第25-26页
        3.2.2 我国的税法体系不健全第26页
    3.3 配套制度不完善第26-29页
        3.3.1 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不完善第26-27页
        3.3.2 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不完善第27页
        3.3.3 个人财产评估制度不完善第27-28页
        3.3.4 人口死亡报告制度不完善第28-29页
第4章 国外遗产税法律制度的比较与借鉴第29-37页
    4.1 国外遗产税的税制模式第29-30页
        4.1.1 总遗产税制第29页
        4.1.2 分遗产税制第29-30页
        4.1.3 混合遗产税制第30页
    4.2 典型国家的遗产税制度第30-35页
        4.2.1 美国联邦遗产税制度第30-32页
        4.2.2 日本遗产税制度第32-34页
        4.2.3 意大利遗产税制度第34-35页
    4.3 国外遗产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5-37页
        4.3.1 建立遗产税法律体系第35-36页
        4.3.2 选择合适的税制模式第36页
        4.3.3 合理确定征税范围第36页
        4.3.4 科学设计税率第36-37页
第5章 我国遗产税的立法构想及配套制度设计第37-52页
    5.1 我国遗产税的立法原则第37-38页
        5.1.1 遵守宪法和法律原则第37页
        5.1.2 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第37页
        5.1.3 我国国情与国际惯例相结合原则第37-38页
        5.1.4 税收简便原则第38页
    5.2 我国遗产税税制模式的选择第38-40页
        5.2.1 遗产税的税制模式第38-39页
        5.2.2 遗产税与赠与税的配合模式第39-40页
    5.3 我国遗产税的税制要素设计第40-46页
        5.3.1 纳税主体第40-41页
        5.3.2 课税对象第41页
        5.3.3 免征额第41-42页
        5.3.4 扣除项目第42-43页
        5.3.5 抵免规定第43页
        5.3.6 税率第43-44页
        5.3.7 计算方法第44页
        5.3.8 财产评估第44-45页
        5.3.9 征收管理第45-46页
    5.4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第46-47页
        5.4.1 修改相关民事法律第46-47页
        5.4.2 健全我国的税法体系第47页
    5.5 完善配套制度第47-52页
        5.5.1 完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第47-48页
        5.5.2 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第48-49页
        5.5.3 完善个人财产评估制度第49-50页
        5.5.4 完善人口死亡报告制度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监管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网络问政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