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引言 | 第14-16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1.3.1 强度各向异性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土的各向异性强度理论 | 第29-53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土体各向异性强度的类别 | 第29-33页 |
2.2.1 固有各向异性 | 第29-30页 |
2.2.2 应力诱发各向异性 | 第30-33页 |
2.3 K0固结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 第33-38页 |
2.3.1 基于试验法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 第33-35页 |
2.3.2 基于本构理论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 第35-38页 |
2.4 主应力轴偏转下的各向异性强度 | 第38-43页 |
2.5 基于颗粒组构的各向异性强度 | 第43-51页 |
2.5.1 组构张量法 | 第44-45页 |
2.5.2 微结构张量法 | 第45-46页 |
2.5.3 各向异性强度参数表达式的提出 | 第46-5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考虑强度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极限平衡法 | 第53-84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边坡稳定条分法计算原理 | 第53-65页 |
3.2.1 瑞典条分法 | 第54-55页 |
3.2.2 Bishop法 | 第55-58页 |
3.2.3 Janbu法 | 第58-61页 |
3.2.4 Spencer法 | 第61-62页 |
3.2.5 Morgenstern-Price法 | 第62-64页 |
3.2.6 条分法小结 | 第64-65页 |
3.3 考虑强度各向异性的条分法 | 第65-73页 |
3.3.1 考虑强度各向异性的Bishop法 | 第66-67页 |
3.3.2 条分法的应用算例及结果分析 | 第67-73页 |
3.4 坡角、软弱下卧层及沉积面方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3-82页 |
3.4.1 坡角对各向异性边坡稳定的影响 | 第73-76页 |
3.4.2 软弱下卧层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6-81页 |
3.4.3 沉积面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81-8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四章 考虑强度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有限元法 | 第84-112页 |
4.1 引言 | 第84-85页 |
4.2 有限元法的原理 | 第85-91页 |
4.2.1 有限元法基本方程 | 第85-86页 |
4.2.2 常用的土体本构模型 | 第86-89页 |
4.2.3 有限元法的求解思路及强度折减技术 | 第89-91页 |
4.3 基于ABAQUS的边坡有限元模拟 | 第91-111页 |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91-92页 |
4.3.2 强度各向同性的边坡有限元模拟 | 第92-96页 |
4.3.3 强度各向异性的边坡有限元模拟 | 第96-11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五章 稳定分析方法在边坡算例中的应用 | 第112-123页 |
5.1 引言 | 第112页 |
5.2 边坡算例分析 | 第112-122页 |
5.2.1 典型算例 | 第112-117页 |
5.2.2 典型算例 | 第117-12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全文总结 | 第123-125页 |
工作展望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