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1.2.1 TRMM卫星降雨产品的精度评价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2 基于TRMM卫星数据的径流模拟过程研究 | 第16-17页 |
1.2.3 站点降雨数据与卫星栅格降雨数据融合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TRMM降雨数据在南流江流域的精度评价分析 | 第20-40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2页 |
2.2 资料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2-25页 |
2.2.1 TRMM3B42数据简介及处理 | 第22-24页 |
2.2.2 站点观测数据 | 第24-25页 |
2.3 精度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2.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3.2 IDW空间插值方法简介 | 第26页 |
2.3.3 精度评估方法 | 第26-28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8-38页 |
2.4.1 相关性分析 | 第28-31页 |
2.4.2 卫星数据精度评定 | 第31-35页 |
2.4.3 流域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35-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新安江水文模型在南流江流域的应用 | 第40-49页 |
3.1 新安江水文模型简介 | 第40-41页 |
3.1.1 新安江水文模型原理和结构 | 第40-41页 |
3.2 新安江模型数据及处理 | 第41-44页 |
3.2.1 确定雨量权重 | 第41-44页 |
3.2.2 水文站及气象资料 | 第44页 |
3.3 模型参数率定 | 第44-48页 |
3.3.1 模拟结果评价标准 | 第45页 |
3.3.2 模型率定期径流过程模拟 | 第45-47页 |
3.3.3 模型验证期径流过程模拟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TRMM降雨数据在径流模拟中的应用与成果分析 | 第49-64页 |
4.1 TRMM降雨数据处理 | 第49页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9-62页 |
4.2.1 基于站点降雨数据的日尺度径流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4.2.2 基于TRMM降水数据日尺度径流模拟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4.2.3 月、季尺度径流模拟结果统计分析 | 第55-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基于TRMM数据与站点降雨数据融合的径流模拟分析 | 第64-76页 |
5.1 南流江流域的降雨观测 | 第64-65页 |
5.1.1 地面站点降雨数据 | 第64页 |
5.1.2 TRMM卫星降水数据 | 第64-65页 |
5.2 TRMM降雨数据与地面站点降雨数据融合方法 | 第65-66页 |
5.3 融合后降雨数据在南流江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 第66-75页 |
5.3.1 基于融合后降雨数据逐日径流模拟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5.3.2 基于融合后降雨数据模拟径流结果月、季尺度统计分析 | 第70-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总结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