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农民 | 第16页 |
2.1.2 职业农民 | 第16页 |
2.1.3 新型职业农民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页 |
2.2.2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页 |
2.2.4 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18-20页 |
3 黄骅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34页 |
3.1 黄骅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 第20-21页 |
3.1.1 黄骅市农业现状 | 第20页 |
3.1.2 黄骅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措施与成效 | 第20-21页 |
3.2 黄骅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34页 |
3.2.1 社会资金欠缺,致使培育资金投入不足 | 第24-25页 |
3.2.2 农民综合素质相对不高,致使新型职业培育意识淡薄 | 第25-27页 |
3.2.3 教师考评机制不健全,致使培育师资整体水平不高 | 第27-29页 |
3.2.4 地方特色产业链相关培育欠缺,致使培育内容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 第29-31页 |
3.2.5 培育缺乏创新性,致使培育方式相对单一 | 第31-34页 |
4 促进黄骅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措施 | 第34-42页 |
4.1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金扶持力度 | 第34-35页 |
4.1.1 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 第34页 |
4.1.2 拓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投入渠道 | 第34页 |
4.1.3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补贴制度 | 第34-35页 |
4.2 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选拔工作 | 第35-36页 |
4.2.1 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主体意识 | 第35-36页 |
4.2.2 规范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程序 | 第36页 |
4.3 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 | 第36-37页 |
4.3.1 加强相关培育教师培训 | 第36-37页 |
4.3.2 丰富培育师资库资源 | 第37页 |
4.3.3 完善培育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 第37页 |
4.4 合理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 | 第37-39页 |
4.4.1 开展培育需求调查,建立培育反馈机制 | 第38页 |
4.4.2 丰富培育内容,深化特色产业链相关培育 | 第38-39页 |
4.5 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 | 第39-42页 |
4.5.1 拓宽农广校培育方式 | 第39页 |
4.5.2 推行培育券制度 | 第39-40页 |
4.5.3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 | 第40页 |
4.5.4 构建“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 | 第40页 |
4.5.5 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示范引领作用 | 第40-41页 |
4.5.6 拓展育后服务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 | 第47-48页 |
作者简历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50-51页 |